人人小说网 > 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 > 五、 资优与创造力

五、 资优与创造力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人人小说网 www.rrxs.net,最快更新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最新章节!

    (一) 创造力研究概览

    心理学界对创造力的大力研究始于1950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guilford发表其就职演说,大声疾呼对创造力进行研究,从此创造力研究在心理学界日益受到重视。

    当时guilford(1950)提出智力的结构模型理论,将智力的成分从思考的过程、内容和结果三个维度加以建构,思考过程维度包括认知、记忆、扩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五种能力,而所谓的扩散思维即创造力思维或创造力。这一模型的理论价值在于将创造力置于智力的内涵结构中,并提出了许多有关创造力的界定性指标,诸如流畅性、独创性、变通性、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已有观念重组、复杂度及评价等。之后torrance进一步基于guilford的理论,认为创造力思维测验应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变通性、流畅性、独创性和问题敏感性。其编制的创造力思维测验用语言和图形两种形式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测查,迄今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guilford和torrance等人将创造力从智力的概念中剥离出来,把扩散性思维提升到与聚合思维同等的地位,并主张创造力是可以被测量的。其研究取向虽然没离开智力研究的模式,但是这一阶段可谓是当代创造力研究的奠基期。其后诸多学者致力于创造力的测量研究,将创造力视为某种有别于智力的重要心理能力,并逐渐将创造力的表现与智力测验一同纳入资优学生的鉴定中。

    rhodes(1961)分析了近五十种创造力的定义,认为“创造四p”可涵盖创造力的定义,即创造者(person)、过程(process)、产品(product)和环境(press)。创造被视为一个涵盖创造者的人格特质、心理过程、创造的产品及创造者与环境互动的整体,创造力的研究焦点于是逐渐由个体的建构朝向与外在的联系,研究的视野因此日渐开阔。20世纪70年代以后,学界感兴趣于创造力究竟来自个人的特质还是外在的情景、何者影响更大等问题。其中kelly(1973)提出了较为中肯的看法,认为低共识性和低歧异性的创造表现可归因于个人特质,而高共识性和高歧异性的创造表现则归因于环境因素,其他则为特质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但这样的争议至80年代也未停止。80年代以后,创造力的研究蓬勃发展,研究创造力的学者所持的观点愈发多元,因此创造力的界定更加复杂,虽然创造力的复杂性颇高,但以多元方法整合不同理论的研究成为必要的选择。

    (二) 一般创造力与卓越创造力

    创造力一词琅琅上口,但是许多人的认知与诠释可能并不相同。对创造力最言简意赅的诠释,认为创意就是见人之所未见、并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的新意,其先决条件在于把问题界定清楚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反应不固执的思维弹性。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原创性,学者们对创造的重要性的认知通常并无歧异,但是对于原创性一词的内涵诠释却大不相同,其差异来自人们对创造力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对创造力的认知缺乏共识所致。其原因在于创造力是一个多维度的观念,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它,则认知自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创造力含义有二,即心理历程与超常能力(张春兴,1989)。前者意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既有经验,突破习惯限制,形成崭新观念的心理历程;后者指的是,不受成规限制而能灵活运用经验以解决问题的超常能力。其共同点在于二者皆将创造力视为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不同之处则在于前者重视思维历程,后者重视思维能力。重视思考历程的研究就是创造力思维研究,重视思维能力的研究则是创造力研究。

    关于创造力内涵的阐析智者见智,最具影响力的分析之一是美国心理学家guilford的分析,他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将创造力归纳为四个广为人们所引用的因素,即流畅性(fluency)、变通性(flexibility)、独创性(originality)以及精致性(elaboration)。流畅性指的是一个人心智活动流畅,短时间内观念多、文字多或联想多;变通性指一个人思维方式变化多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创性则是一个人行为表现超常、事物处理有独特见解;至于精致性指的是一个人深思熟虑、问题分析精密、周延完美的思维特质。guilford对创造力的诠释实际上与一般社会大众的简单认知并不相同,但却让我们很容易辨明一般创造力(everyday creativity)与卓越创造力(eminent creativity)的差异。通常,每个人都拥有一般创造力,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诸如令人捧腹的笑话、别开生面的宴会等。以知识经济的观点看,一般创造力并不具备知识的条件。换句话说,一般创造力离转化成为具备生产力的知识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卓越创造力则不一样,卓越创造力是在领域中有杰出表现、发现或技能表现独一无二,甚至于能够生产新知识,从而影响人们生活、创造无限价值,甚至于改变世界的优异能力。诸如爱迪生、达尔文、莫扎特、爱因斯坦、康德和杜威等人均可说是具有卓越创造力的代表性人物。

    一般创造力与卓越创造力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一般创造力固然也可以让生活更为充实有趣,但是国家创造力的发展,所要追求的轴心焦点是卓越创造力,其成功基础来自社会文化的营造以及教育对卓越创造力人才的培养。社会文化是否营造了鼓励创造的环境,教育培养卓越创造力人才的目标是否达成,两者都容易验证。环视周遭,许多电视节目模仿韩日剧情,教师完成教学设计自认为已拥有知识产权,学术研究的表现水平不如预期,显示的不仅是对卓越创造力的错误认知,也凸显了整个社会卓越创造力人才缺乏的困境。因此,当前社会及教育界创造力运动一片蓬勃的景象,是真正的要塑造创造的环境、培养卓越创造力人才,还是只界定在一种运动,帮助大家活络活络筯骨而已?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有必要更为严肃地阐析创造力的相关研究理论,分析创造力教育的文化影响因素之基础。我们认为创造力教育不能只是一场心血来潮的运动,而应当深入承继领域已有的丰富研究成果,探索深层的文化影响因素,并寻找有效的突破方法。

    (三) 创造力理论

    如前述,创造力研究取向颇多。sternberg和lubart(1999)整理归纳了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取向,发现创造力研究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神秘取向、实用取向、心理动力取向、心理计量取向,到最近的认知取向、社会人格取向,再到现今学者普遍采纳的整合取向。正如mayer(1999)所指出的,创造力研究往往依照究竟“要研究什么”而有不用的“如何研究”取向。撇开具体的研究取向,从创造力研究的探究内容上我们似乎可以发现,迄今对创造力研究具有重要性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认知(cognitive)理论、社会心理(social psychological)理论以及系统(systems)理论,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但不管持何种论点,三种理论均一致认同卓越创造力的发展需要相当的条件,如认知论的创造力问题解决法需要教育启发与学习,社会心理或系统论的观点则强调社会文化情境的营造与配合。

    从认知的角度看,某人很有创造力,意味着他总会想出新的、有创意且实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此方法正是大家迫切需要的。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创造力问题解决法。创造力问题解决法的特征是,致力界定问题所在、寻求问题本质、找出解决方式并搜集有用数据。运用创造力问题解决法解决问题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因为问题情境并不明朗,甚至于连问题本身都尚未浮现。面对这样的状况,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派上用场了。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以及应用演绎和归纳法进行推论。科学研究方法指引了解决问题的创造者,必须先致力于界定问题,寻求对问题本质的了解,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社会心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创造力环境与因素的营造。社会心理论的研究发现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在创造力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明确内在动机是引发创造力的重要关键。其次,社会心理论对创造力的三个重要组成因素进行了精确区分,即创造领域相关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创造力相关能力(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以及内在动机。所谓创造领域相关技能,指的是有关某一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及应有的能力;创造力相关能力则是指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社会心理论的观点事实上与guilford 对创造力的解析相互呼应,都说明了卓越创造力的表现需要基本技能,需要精密分析,以及专注追求完美的努力。hayes及schonberg的研究发现天才需要时间孵化,他们认为卓越创造者的杰作产生前,至少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努力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创造力十年准则”。一个人必须花费十年光阴进行艰困异常的计划性训练,累积足够的能力、技术、知识、观念及理论后,才有可能产出卓越创造作品。分析天才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可以发现既不是幸运也不是偶然,而是时间、耐性、以及专心致志的结合。

    系统理论的基本主张认为创造力不可能在一个真空的社会状态中产生,而必须深植于文化环境。其研究焦点是创造力源自何处。系统论的研究认为,创造力只能由一个完整的系统中产生,这一系统包含领域(domain)、领域全体参与者(field)和个人(person)三个部分,创造力是在上述三者完美结合的条件之下而产生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如今一些占主导影响的理论观点,尽管其可能沿革自不同阵营而侧重的研究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具体理论取向上似乎更普遍地采取了某种整合的视角。所谓的整合取向,就是认为创造力产生依赖于多种因素的整合,这些因素包括个人和环境或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个人水平的差异如知识、思维风格、技能等等,而环境方面可能包括大、中、小系统的因素,而创造力的产生则需要个人的相关变量和其他各项环境因素整合而成。这里简述几个创造力整合理论的典型代表,以管窥其异同和影响。

    代表之一是sternberg和lubart(1995)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这是新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整合取向观点。sternberg认为,当一个产品很新颖、恰当的时候,我们就说这是一个创意产品。所以新颖和恰当是创意的两个必要条件。除了这两个必要条件外,品质和重要性对创造力来说也很重要。另外,sternberg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创造力内涵的重要性,认为创造力就像智力一样,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拥有的程度不同而已,可以发掘和培养,使它达到某种程度。

    sternberg认为创造力是一种“买低卖高”的行为,买低就是追寻探究人们未知或是打入冷宫却具有成长潜力的想法,而卖高则是创意者在面对抗拒时,仍能坚持到底并将其创意或作品卖高,然后向前推进再以买低的原则研究新颖或不受欢迎的观念。他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充分运用自己所拥有的六种资源,即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以形成创意产品的能力。智力,包含综合、分析和实用三种能力;知识,必须对特殊领域有足够的知识,才能有长远的看法,但又不能多到只能仰仗过去的知识来思考;就思维风格而言,“立法的思维风格”对创造力最有帮助,而“行政的思考风格”比较不利于创造力的产生;有助于创造力的人格特质方面,包括自我效能、克服困难的意志、适度的冒险、模糊的容忍等;动机方面,内在动机有助于创造力;另外,支持和鼓励的环境对创造力比较有帮助。

    sternberg主张鼓励培养十种有助于创造力的果敢性格,这些性格包括重新定义问题、分析自己的点子、贩卖自己的点子、了解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克服障碍、承受可能的风险、顺意成长、相信自己、容忍模糊暧昧、发现并去做自己爱做的事。

    代表之二是amabile(1996)的社会心理取向。amabile早期研究创造力的内在动机源自个人的幼年经验(amabile, 1986),其研究发现内在动机有助于创造力,而诸如奖励、监督等涉及外在动机的因素,则会阻止创造力的产生。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外在动机并非完全抑制创造力的发生(amabile, 1996),因此amabile提出了动机踪效观点。

    amabile的创造力理论核心包括任务动机(task motivation)、领域相关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以及创造力相关技能(creativityrelevant sills)。领域相关技能方面,包括领域知识、所需技术技能以及领域相关才能;创造力相关技能方面,包括适当的认知风格、对产生新奇创意启发式教育的内在或外显知识;任务动机方面包括对任务的态度、了解任务的动机知觉。三者交集越多则创造力越高,由此可知,创造力是工作动机、领域相关技能与创造力相关技能的整合。三个成分中,领域相关技能是最基本的,有创造力的基础是先要熟知某一领域,必须具有技能与天分才容易产生创造力;其次,创造力相关技能是指那些传统上可以产生创造反应的认知与人格特质;至于任务动机则是amabile的研究焦点。另外,环境的因素也可能会阻止或促进创造力,amabile认为环境因素会透过内外动机,影响到创造力历程的不同阶段对领域相关技能的学习和打破创造力相关历程的思考限制。为检验这种观点,amabile设计了wpi以测试创造者的内在动机,并设计keys以测试工作组织氛围对创造力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amabile认为某一产品或反应是否具有创造力,是由一个适当的观察者依照产品创造力的程度进行独立的判定,而此时的观察者应该是那些能熟悉此产品反应领域是否具有创造力的人,创造力被视为某种产品或反应的品质,亦被认为是创造历程的结果。即使创造或思考的历程被认为是具有创造力时,其经历的过程不易检测,但结果则易于检测,因而研究实际上往往检测的是创造力历程的产品。由于实证研究不易形成客观的创造力判定准则,取而代之的是往往采用主观的创造力判定标准,这是一种共识性的做法。

    代表之三是csikszentmihalyi(2000)的系统理论观。csikszentmihalyi根据质性的个案访谈研究结果提出了创造力的系统模型,认为创造力无法独立于社会、历史与文化之外,因为所谓的创造力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而是由三个力量相互作用而成的,这三个力量分别是个人、学界(field)和特定领域(domain)的社会组织。创造力是上述三个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所谓的csikszentmihalyi创造力系统模型的核心论点。

    依照其系统模型,csikszentmihalyi认为在个人系统中有十项相互矛盾的人格特征可以反映个体的创造力性格倾向,这种创造力的人格会因领域、时间而做调整。其所提出的十项人格矛盾特征包括精力充沛对沉静自如、责任心对游戏心、幻想对现实、内向对外向、谦卑对自傲、阳刚对阴柔、叛逆对传统、热情主观对冷静客观、开放对敏锐等。而领域(domain)系统所指的是象征符号系统,各种相关的领域结合起来即形成文化(culture)。领域的角色可说是创造力表现的必要成分,若没有领域的存在,知识将无法产生,因而具原创性的创新想法也就不会凭空出现,且这些创新的想法必须被此学界的“守门人”认可。系统模型中的“守门人”角色就是这些学界的执行者。

    然而有些创意并不被社会认可,这样的创意算是一种创造力吗?csikszentmihalyi认为像大部分人一样,每个人在生活中常会发现一些可能有创意的想法或产品,但他从不认为这些想法或产品有创意,如果想要验证这些东西是属于有创意的表现,那么必须将这些想法或产品与过去的想法或产品相比较之后,确定其创意所在,才能称这些东西为创造力的表现。如此说明创造力的表现必须经过社会认可才行,即社会的认可是创造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少了这一项创造力的现象不复存在。csikszentmihalyi的观点将创造力视为是某种在文化中的符号领域被改变的过程,认为创造力并非由个别心灵所指,也不是昙花一现的结果;真正的创造力理念或产品是融合多种资源、历经多年辛苦努力的结果。此观点突破了先前强调“创造力天性”的限制,而强调创意是可以后天学习与努力的结果。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修仙高手混花都一号红人无相仙诀校园绝品狂神神级龙卫狼与兄弟

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人人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郑太年;赵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郑太年;赵健并收藏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