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刘瑞明文史述林 > 方言词语中趣假的亲属称谓用字

方言词语中趣假的亲属称谓用字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人人小说网 www.rrxs.net,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对谐音隐实示虚来设难成趣,本文再从另一个角度来显示它的普遍性、系统性。“娘、妈、母、婆、哥、姐”等等,是亲属称谓,但许多词语中的这类字是虚假的趣味谐音,词所指称的并不是人,自然就无所谓亲属关系。这里汇集一些词语,并把它们所谐音的字,加以归类。

    词语中的亲属称谓字都以xx来替代,词语后列举有此词的方言。一般都是从方言词典引例的。如“柳州”即指引自《柳州方言词典》。直接引解释的原话时,才这样表示书名。

    (―)趣假的“公”

    谐音“弓”

    〖虾〗梅县、萍乡、金华、南宁。《柳州》虾的俗称,与性别无关。”《汉语大词典》“虾弓子:方言。即虾。”柳杞《好年胜景》:“乱子又提议说:‘阿哥,明天试一试吧,用“鱼藤粉”去试一试,来客人啦,要是捉不住鱼,弄点虾弓子也好。’”按,“弓”指虾经常弓身。

    〖瓦筒〗雷州:筒瓦。按,筒瓦,半圆形,即弓形。

    〖脚背〗江西余干:脚背。脚背是弓起的。

    谐音“拱”

    〖虾子〗娄底:活虾。因为娄底话“”与“弓”并不能谐音,于是与“拱”谐音,指弯曲状。以下娄底话各词中相同。

    〖驼背〗娄底:驼背的人。

    〖钩〗娄底:钩子。

    〖闩拉钩〗娄底:吊在火塘上方悬挂炊具的器具。按,“钩”与“弓”复说。

    〖弯〗娄底:曲折之处。

    〖鞋底〗娄底:鞋底。按,因为脚底中部内侧有弧度,做工细致的鞋底也如此。

    〖纳底〗娄底:纳鞋底。

    〖直底〗娄底:左右脚可以混穿的布鞋。

    〖弯底〗娄底:左右脚不可以混穿的布鞋。

    〖扯扯〗娄底:歪歪斜斜。按,歪斜与弯曲类似。

    〖矛~1娄底〗:1指汉字的部件“厶”。2教师批改作业加的形符号。按,都是曲折形。

    〖眼眶〗娄底:眼眶。按,所谐音的“拱”,指包围(眼珠),与“众星拱月”中同。

    〖钵〗娄底:钵形的容器。按,周壁不是端直的,而是弧曲形。

    〖脚〗娄底:跛子。按,也叫“拐子”,即曲折而不端直。

    〖瓢〗湖南涟源:笊篱。此及下面两个词指的东西都是有弧形的。引自《方言》2000年第4期刘丽华《涟源(蓝田)方言词汇》。该文没有同音字表,无从知道具体谐音,姑且归入此类。

    〖勺〗湖南涟源:木勺。

    〖镜子壶〗湖南旌源:玻璃瓶。

    谐音“滚”

    〖树筒〗娄底:成段的圆木。按,圆木也叫滚木。娄底话“滚”,近音谐音。

    〖圞筒〗长沙:1圆筒。2圆筒形的东西。

    〖萎萎〗娄底:不圆的东西。该词典“萎:由圆而扁的。”

    〖眼〗东莞:瞳人。按,从可转动来说。

    〖眼仔〗广州:瞳人。

    〖目子〗海口:瞳人。

    〖目仔〗雷州:瞳人。

    谐音“工”

    〖□木〗娄底:啄木鸟。按,那个有音无字的字的意思,该词典“1啄。2扣击。”词的理据是说此鸟等给人做工。

    〖凿树〗雷州:啄木鸟。

    〖收租〗粵语:二房东。按,就是给实际的房东做收租工作。

    谐音“空”

    〖耳〗成都、梅县:耳朵。罗翗云《客方言.释形体》:“耳曰耳”。‘公’当为‘空’。耳公即耳空,即耳孔。”而福建福清、仙游、永春、龙岩等即说:耳空。

    〖笔筒〗娄底:笔筒。指中空状。

    〖筒〗娄底:量米的竹筒。

    〖口〗娄底:汉字的“口”字框。

    〖花生壳〗娄底:花生壳。

    〖翻蟆口〗娄底:侧身翻筋斗。按,侧身翻时头不挨地,或叫“空手翻”。“公”即与“空”对应。那个“□”代表的字,本是“走”字框,心部是“周”字。

    〖扯□子筒〗娄底:类似抖空竹的游戏。

    〖趵水眼〗娄底:地下水冒出的孔穴。

    〖湴眼〗娄底:泥脚极深的地方。该词典“湴;被深泥陷住。”

    〖麻粒□〗娄底:1满脸麻子的人。2物体有很多斑点。

    〖瘪瘪〗娄底:表面凹下去的(东西)。

    谐音“棍”

    〖腰筒〗娄底:腰部。按,犹如说:腰杆。

    〖籍筒〗娄底:织布机梭子里上小竹棍。

    〖蔸〗娄底:某些植物的根和靠近的茎。

    〖蒂〗长沙:瓜果等与根茎相连的部分。

    〖蕈子把〗娄底:1蕈柄。2比喻男阴。

    〖乌腮〗娄底:1乌梢蛇。2男阴。按,指男阴时“腮、帅”谐音。

    〖扒〗娄底:筢子(搂柴草的竹制工具)。

    〖树蔸〗娄底:树根。

    谐音“共”

    〖猫公鸟〗萍乡:猫头鹰。“猫共鸟”:与猫有共同处的鸟。即头像猫。

    〖一枝~〗广州:光杆儿一个,独自一人。按,“枝、只”谐音。犹如说:统共只有一个。

    谐音“攻”

    〖头毛〗温州:螳螂。此词很难知道理据,破解后才能知道大有文章,是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而做趣说。“头毛”即头发,但别解成:首先发动。发动的就是对蝉的攻击。参见《螳螂古今趣难系列名称辨证通释》。

    〖担油〗海口:螳螂。按,“油”应是“疣”的谐音。“疣”就是瘊子,而谐音“后制”,即后法攻击人。

    〖拍铁〗雷州:叩头虫。按,也是“公、攻”谐音,指扣击地面。

    谐音“宫”

    〖月〗福建泰宁、厦门、永春、仙游、广东斗门:月亮。

    〖月亮〗南京、云南澄江、贵州大方:月亮。只限于说月亮,显然是从“月宫”词变说的。日为阳,方言或说太阳爷爷,月为阴。福建厦门、永春说:月娘。广东海康说:月母、月奶。

    〖壁蛇〗福建南平:壁虎。即与“守宫”一致。“宫”指房屋。

    〖老〗北京:1宦官。2讳言阉割。“公、宫”的谐音:宫刑。

    〖老嘴儿〗北京:胡须轻微而腮颊枯瘦的人。“公、宫”谐音:以受宫刑没有胡须的太监比喻。

    〖鸭喉〗东莞:公鸭嗓儿。沙哑的嗓音。

    〖鸭声〗东莞:沙哑的声音。

    〖鸭喉咙〗长沙:沙哑的声音。

    “鸭”,都是“哑”谐音,“公”也是“宫”的谐音。以受宫刑太监的嗓音沙哑比喻。一般雄鸟的嗓音比雌鸟响亮清脆,羽毛比雌鸟华丽好看得多。为什么不用母鸭作比喻西宁话说“鸭嗓子”。温州说:水鸡声。而水鸡即鸭,也不言“公”。此两个特例倒透漏出仅是“鸭、哑”谐音。无独有偶,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哑脖子鸡:讥笑人声音沙哑,如鸣叫嘶哑的鸡。”各种动物都会有鸣叫嘶哑的,为什么只以鸡比喻比喻的解释错误。“鸡”与“唧”或“吼”谐音,指细小的声音。无独又有三,厦门话“鸭母骹”与“鸭骹爬”都指扁平脚。但一者言“母”,一者不言。透漏出言者为假,是“武”同音同调谐音。用古义:步。可见此词历史悠久,出人所料。

    〖灶菩萨〗〖灶司命〗长沙:1灶神。2谑称家庭主妇。灶神是女性。民间也配成夫妇。但“公”既不能指女性,也不能指夫妇。“灶宫”的谐音。

    谐音“凸”。

    〖猫剌〗长沙:一种荆棘,叶片很硬,带剌。“猫公”由“冒凸”谐音。“公”是“凸”的训读字。

    有的“公”字虽不是谐音用法,但表达另有事理曲折,难以理解,这里也举例说明。

    “公正”为词,因此可以把“公正”拆开,而以“公”指“正”。“正”与“副”相对,而可以指第一、优胜。

    〖碗〗雷州:大号碗〖(大)手指〗梅县:大拇指。按,“大”与“公”复说,因此可以省去。

    〖争大〗雷州:争上,争老大。

    〖对〗雷州:对联的上联。下联,叫“对母”。无所谓性别,也就不是如此来说。把“公”再别解成指性别,仿说成“母”。如同古诗词写作中的“借对”。

    〖鲩〗《梅县》:“个儿大的草鱼。鲤鱼可分鲤公、鲤嫲,但鲩鱼无‘鲩’说法。”无“鲩嫲”的说法,就是因为鲩不是指雄性。

    〖大声〗广州:大嗓门的人。按,“大”与“公”复说。

    〖成暴〗雷州:粗鲁莽撞,爱打架的人。按,爱打架就是以为能胜过人。

    〖飞天〗娄底:比喻非常厉害的人(含贬义)。按,“飞、非”;“天、癫”各谐音,都表示贬义。不是比喻。并没有某个实体叫“飞天□”,怎么会有比喻的用法呢

    〖红流〗雷州:头部流血。按,“公”即“大”,指头。

    又,“公”与“暗”对言,把“公开”拆开,而以“公”指“开”。

    〖袋〗娄底:口袋;衣裤兜儿。按,是从开口老说。

    〖烟蔸〗娄底:旱烟袋。

    〖铺蔸〗娄底:无蚊帐架及其他装饰的床。按,即没有覆盖。

    “公”又可以指疙瘩状。

    〖鼻〗梅县、黎川。

    〖节食〗娄底:喉结。

    〖斗争〗黎川:胳膊肘儿。

    〖屑头〗黎川:膝盖。按,该词典“屑:转动。”

    〖痂〗娄底:伤口结成的血痂。涟源话同。

    〖脚臀〗娄底:脚后跟。

    〖土堆〗娄底:小土堆。

    〖烟把〗娄底:烟屁股。

    〖包〗娄底:包成小包的点心等食品。

    〖疤面〗娄底:脸上满是疤痕的人。

    〖高粱梗〗娄底:高粱秸。

    〖土砣〗涟源:土块。按,“砣”与“公”复说。

    〖树疤〗涟源:树疖。

    〖丝贮〗涟源:蚕茧。

    〖绿豆〗粵语:煮不烂的绿豆。即仍然是硬疙瘩。

    〖饭〗粵语:饭团。即由散状而结块。

    〖炮鱼〗东莞:壁虎。按,“炮”是“泡”的谐音,指体上的疙瘩状。“公”是复说。

    〖蛇狮〗忻州:蜥蜴。按“师、生”谐音。

    〖蒲公英〗此名也从来没有解释。蒲,指蒲毛;公,即疙瘩状;英,即花。甘肃陇东地区叫“包老苔”,“包老”意思也是疙瘩状。

    有的名物词中有“雷公”的用字,但词义却风马牛不相及;原来是“儡.公”的理据,即也是“块垒.疙瘩”的复说关系。

    〖雷〗东莞:蝌蚪。按,蝌蚪无四肢,也无头,浑圆一体。甘肃或叫:蛤蟆疙豆、蛤蟆疙。

    〖雷蛇〗柳州:学名叫:鳄蜥。有颗粒状鳞。

    〖雷根〗柳州:一种草药,有不定根。由此看不出曲折。《南宁》又说:双悬果两侧压扁,圆形或阔圆形。《辞海.生物分册》:果实呈双髻状。正是两个疙瘩。

    有些词语中的“雷公”是另一种虚假情况,也可对比。

    〖雷凿〗东莞:一种内夹非肉的腊猪肝,通常作成锥形。按:“雷”是“鋏”的谐音。《集韵.灰韵》:“钻也。”卢回切,东莞话同音。与“锥”“凿”相承。而“鋏公”用成第二人称代词。趣谑说:这就是剌您的凿子,请吃吧。

    而广州同名的是一种长而尖的苦瓜。理据一样。广州话正有“錑”这个古词。

    〖雷签〗柳州:旧时一种刑具,从指甲心穿进去的竹签。按,也是“公”的谐音。

    粵语、客家话、赣语的“公仔”或“公子”指人形的玩具或连环画中的人。方言词典都没有解释称名的原因。这个“公”也是从指疙瘩状来的。

    〖仔〗东莞:1玩偶;洋娃娃。2画中人。

    仔纸〗东莞:旧指一种印有各种历史人物的图画纸。火柴盒大,供儿童玩的。

    仔传〗东莞:小人书。

    〖木头仔〗东莞:木偶。

    仔饼〗广州:人形饼干。

    〖瓦仔〗广州:屋脊上陶制的小人小兽。

    〖纸扎仔〗广州:冥器的纸人。

    〖粉搓仔〗广州:米粉作的小人儿。

    〖醉仔〗广州:不倒翁。

    〖人子〗南昌:作为玩具的小人儿。于都:用香烟盒扎成或泥捏的人形玩具。海口话说:公仔人、公仔戏。

    〖人书〗黎川:小人书。

    〖人灯〗黎川:节日张挂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彩灯。

    〖泥人〗黎川:泥人玩具。

    〖戏套公子〗雷州:粉彩或浮雕的以名剧为内容的壁画。

    以上众多的指称物中,最早的应当是木偶、泥或陶制的小人。与“活人”对比。木偶,汉代叫“魁櫺”,见《风俗通义》。就是说:本是一块木头或泥巴。以对比制作或表演的惟妙惟肖。“公子”应就是指本是一块木头或泥巴作成的。后来才泛指画的、纸扎的等各种。

    (二)趣假的“婆”

    (1)谐音“颇”。指程度甚深

    〖偷油〗长沙:蟑螂。按,此虫并不吃油,而是分泌臭味,污染食物。它曾经成为灶神,人们希望它使得粮油充足。所以“偷油”是“投油”的谐音。“婆”不能包括雄性,人对此虫也不能区分性别,“颇”的谐音:多多投给粮油。参见本书《说神道鬼话民俗.灶鸡蟑螂是怎样错成为灶神的》。

    〖黄脸〗柳州:1拙荆。2贬称不漂亮的妇人。按,谦称自己的年轻妻子,无须说成“婆”。漂亮,是对年轻女性而言。老年的“婆”已无所谓漂亮,“颇”的谐音:脸很黄。

    〖胖眼〗苏州:1眼皮肿大。2眼睛特别大的一种金鱼。也说:水泡眼。按,“颇”的谐音。凡是把雌雄动物都以“婆”统称的,都是谐音趣假,多数是“颇”的谐音。

    〖大针〗长沙、太原:大号缝衣针。按,“颇”的谐音。

    〖二针〗长沙:二号缝衣针。按,从“大婆针”来的仿词。长沙话还有,少二婆:二号针的较小的;老二婆:二号针的较大的。都是仿词。

    〖纺造〗南京对纺织娘的称名。按,“唣颇防”的理据:鸣声吵得很妨碍人。也叫纺纱婆,可对比特意说“造、唣”的谐音。《汉语大词典》:“纺织娘:虫名。雄虫前翅有发声器官,鸣声‘轧织,轧织’似纺纱之声,故称。也叫莎鸡、络纬、络丝娘、纺线娘等。”即恰好是雌虫不“纺织”,即“娘”“婆”都是虚假的。纺与织的声音又大不相同。纺的声音是车轮旋转的“嗡嗡”声;织的声音是梭子来回的碰撞声gua da gua da,并非“轧织,轧织”。而此虫鸣声是“zhi zhi”。所有以翅摩擦发声的昆虫,蟋蟀、蝉、蚂蚱等的鸣声都是如此。充分可见虫名的“纺织”也是虚假的。其实“纺织娘”是“吱嚷妨”的谐音:吱吱的嚷声妨碍人。又应当是先只指雄虫鸣声吵嚷妨碍人,再后来成为不分性别的统称。《诗经.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按,“绩纱”的谐音而倒序:纺纱。另名的络纬、络丝娘、纺线娘等却不说“织”和“纺”。络纬、络丝,其实另是缠我的意思。《汉语大词典》:“络丝:缠丝。”“络丝娘:缫丝女子。”而缠线又是没有什么声音的。“纺线娘”只能是“嫌嚷妨”的谐音。由“纺线娘”变说成络纬、络丝娘。《尔雅翼.释虫》:“莎鸡……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轧轧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这是那种想当然错误解释之源。

    〖地蛇〗长沙:“矮小的人(不限男女)。”按,“地、低”;“蛇、折”;“婆、颇”各谐音。很低,犹如断折了一截。

    谐音“泼”

    〖后老油〗哈尔滨:汤煮开后再放油。按,“老、落”谐音,“婆、泼”的谐音。复说放入油。

    谐音“薄”

    〖鸡笋子〗长沙:丛生不能长成竹子的竹笋。“鸡、几”同音异调。该词典:“几:副词,用在感叹句中表示程度很高。”而“婆、薄”同音异调。

    谐音“暴”

    〖密〗厦门:蝙蝠。“密”字是“必”字同音异调谐音。该词典:“必:裂开。”厦门话“必痕”就是裂痕。“必缝”就是裂缝。“婆”是“暴”同音异调谐音。厦门话“暴其然”就是突然的意思。“必暴”:突然离开巢穴。

    谐音“破”

    〖子〗广东梅县。蝙蝠。缺字与“别”字同音同调谐音。“婆”是“破”的同音异调谐音,与“别”复说离开巢穴。“子”是“租”的同音异调谐音。蝙蝠巢穴在人家的屋檐下,被趣说租住在这里。

    有一些词中的“婆”字,肯定不是指老年妇女,而是虚假的谐音,但谜底难以知道。例如下面的词语。

    〖沙子〗长沙:沙子。

    〖猪菜〗长沙、娄底:牛皮菜。也叫泥白菜。叶肉厚。

    〖落沙〗长沙:1一种水鸟,雨天常在田野里出现。2比喻浑身湿透的。

    〖蛆子〗长沙、娄底:蛆。

    〖虱(子)〗长沙:虱子。

    〖蒂〗娄底:蒂。

    (三)趣假的“哥”

    谐音“疙”。“疙瘩”的省说

    〖鼻〗香港、广州:鼻子。

    〖膝头〗粵语:膝盖。

    〖茉根〗忻州:蒲公英。按,谐音同上。蒲公英的“公”,也是指疙瘩。“茉”是“末”的别写,指顶端。

    〖大大〗手提移动电话机的趣味俗称。英语是cellphone,mobilephone,无论读音或意义都与“大哥大”说法风马牛不相及,是“大疙瘩”的谐音。早期的手提移动电话机体积比较大,或者以“半截砖”来比喻形状。后来的“小灵通”就是与“大疙瘩”对比的名字。可对比把指电子信箱的e-mail趣味译成“伊妹儿”。

    谐音“歌”

    〖八〗鹦鹉。按,谐音“吧歌”。指鹦鹉能学人语,鸣声如歌。《汉语大词典》:“吧吧:嘴唇开合作声。形容说话多而响亮。”长沙话叫“八鸽子”,又是把“歌”趣味谐音作“鸽”。青蛙,厦门话叫田鸽,则是从鸣声谐音为趣。互可参比。

    〖鹩〗广州:八哥。按,“鹩”是“结鹩”之省。《新唐书.南蛮传下》说有“结辽鸟”。唐代把陇西所产鹦鹉叫:秦吉了。则是“结辽”的译音。

    〖鬼敦〗成都、贵阳:猫头鹰。它的鸣声是敦促人死的丧歌。

    谐音“个”

    〖白鼻〗广州:1戏里的小丑,白粉涂鼻的三花脸。2花花公子,轻薄之人。如“搽白鼻哥”是做下流事的意思。3指考试落第者。按,都是“个”的谐音,等于:白鼻个(的人)。第二个义项不是以戏里的小丑来比喻,戏里的小丑只是言语趣谑而已,不但无所谓下流,有的也是正直的。实际是“百卑个人”意思的谐音:作各种不正事为的人。第三个义项实际是“鼻、比”谐音:考试比赛而未达目的,等于“白”。

    〖三拇〗西宁:中指。西宁话说“大拇指头”,却不说大拇哥。词犹如说:第三个指头。

    〖小拇〗徐州、哈尔滨:小拇指。

    〖一〗广州:1想当头儿的人。2有才干的人。按,犹如第一名的个人。

    〖泡〗广州:扒手。也叫:阿泡。该词典“泡:扒窃。”

    〖会友〗广州:婚礼上助兴的新郎的年轻朋友。按,“哥”虽可以指男性,却不能指比新郎年龄小。

    〖兵〗广州:当兵的。

    〖细路〗广州:小孩子。也说细蚊仔。

    〖高脚鹩〗广州:高个子的人。按,该词典“高脚:有高腿的。”而“鹩、镣”谐音。该词典“镽:细长。”“镽痩:痩长”。

    〖猪牙〗厦门:虎喙牙,突出的犬齿。厦门话“猪哥”是种公猪。但无须用公猪来比喻,“虎喙牙”、“犬齿”的说法,就没有性别、长幼区分。厦门话“个”与“哥”同音异调谐音。

    〖猪耙〗厦门:头上有齿的刨土农具。按,“猪哥”是“猪哥牙”之省,犹如:猪齿耙。

    〖洽〗厦门:头脑不很清楚或纠缠不清的男性。按,等于“洽的”。厦门话“洽”是愚蠢、差劲的意思。由于谐音成“哥”,而只指男性,但男性不都是哥,可见不是字面的意思。

    〖碍〗厦门:“故意跟人作对,唱对台戏;性情不驯顺,不讲道理。”而对“哥”字标同音代替号。其实就是“哥、个”的谐音。

    〖十绝〗《福州》:十分吝啬的人。该词典“十绝:十分吝啬。”按,“十绝哥”等于:十绝的个人。福州话这类谐音词语很多,详见《福州方言隐实示虚趣难词续说》。

    〖子〗《汉语大词典》:对男孩的称呼,犹如称公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这个是钱朝奉家哥子。”《儒林外史》第五回:“奶妈带着哥子坐在底下。”按,实际是吴语词,“个”的谐音:指示动词:这。内部结构另是“个子”:这个儿子。其他地方不如此说,可见不是一般的词义。

    〖儿〗《汉语大词典》:对男孩的称呼。《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张道士也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道;‘哥儿越发发福了。”’按,是从“哥子”来的仿词。

    《汉语大词典》:对男孩的称呼。《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道:‘是你也不晓得。当年我与你令尊做弟兄时,你还不知在那里哩。”’按,是从“哥子”来的仿词。

    谐音“膏”

    〖鸭〗厦门:指种公鸭。该词典“膏:很稠的糊状物”,即可以指精液。

    〖猪〗潮州:公猪。

    谐音“桷”

    〖大鼻白菜〗《东莞》:小白菜的一种。叶柄像勺子,特别肥大。按,“鼻、髀”谐音,本是动物的大腿。“桷”:椽。二者复指叶柄。

    (四)趣假的“娘”

    详见《详释方言与元曲含“娘”字的系列谐音趣难词》。

    (五)趣假的“妈”

    乌帽子〗扬州:冬季戴的一种棉帽,边缘抹下来后,只露两只眼睛。按,“妈、抹”,“乌、梧”谐音。因为扬州把恐吓小孩的一种怪物叫“妈乌子”,所以趣附为说。

    〖駿黑大乌〗扬州:很黑很暗。按,“妈、麻”谐音。也趣附为怪物的“妈乌子”。

    〖密密〗扬州:“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疑是‘麻麻’的儿化音。”按,不是无知的儿化,是有意虚假。

    〖呒妈用〗〖呒妈好处〗苏州:无用。按,呒:无。“妈、吗”谐音:“什吗”的省说。

    (六)趣假的“姐”

    〖花大姐〗北京:瓢虫。按,“姐、介”谐音指甲壳。

    〖花姐姐〗银川:瓢虫。

    (七)趣假的“孙子”

    〖孙子辈儿〗《东北》:最低的等次。例如:这两盆儿比起来,你那个是孙子辈儿。按,“逊”的谐音。

    〖孙头〗《东北》:儒弱而又被人拿捏的人。按,“头”是形容词词尾,可证“孙子”不是从辈分说。

    有的词语是把某种情况谐音成人的姓,仿佛是说一个人。

    〖黄二胖〗上海:入赘女婿。按,“旺二旁”的谐音:兴旺了另外的旁人。

    〖马大嫂〗上海:指家庭妇女。“买、汰、烧”的谐音:买家庭用品、洗涤、烧饭。

    〖王伯伯〗上海:易忘的人。“忘百百”发谐音:千百次遗忘。也说“忘伯伯”。

    由于不能用常义解释,又不知道是趣难谐音,于是就有文章另作解释。如《方言》2004年第4期汤志祥《粵语的常见后缀》说“公”是后缀。

    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巴蜀出版社2005年)说,动物取名的一种规律是“用对人的称呼去‘拔高’对象”。举例说:用“郎”字的如:鱼郎(翠鸟);螳螂。用“娘”字的如:纺织娘、红娘鱼。用“父”字的如:射父(麝)。用“哥”字的如:鹦哥。取名“郎”的多强健。取名“公”“父”的有“抬举”的意思。取名“娘”的多娇小美丽。

    这些说法也都是不能成立的。难道鱼郎(翠鸟)是强健的吗纺织娘是美丽的吗为什么只对麝、鹦鹉抬举呢其实,“鱼郎”是“渔浪”的谐音:扑向浪中打鱼。螳螂是谐音“浪挡”:徒然的挡车。纺织娘,是“吱嚷妨”的谐音。红娘鱼,是“红囊囊”的谐音。“射父”其实就是“麝父”的别写。而“麝父”则是“麝腹”的谐音:麝香在腹部。“鹦哥”是“音歌”的谐音:鸣声如歌。可见“拔高”的解释是没有丝毫道理的。《汉语动物命名研究》一书完全没有认识到谐音趣难是动物命名的一条规律。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就会另作附会。

    关于词中趣假的亲属称谓,参见刘敬林与笔者合著《北京方言词谐音理据研究》中《北京方言词语中趣假的“妈、婆、娘”等等》一文。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修仙高手混花都一号红人无相仙诀校园绝品狂神神级龙卫狼与兄弟

刘瑞明文史述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人人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瑞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瑞明并收藏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