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刘瑞明文史述林 > 词尾“家”的研究

词尾“家”的研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人人小说网 www.rrxs.net,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一、问题的提出

    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1942年)是较早正式论及古汉语词尾的,上卷第一章“字和词”中有“词尾”专节,但未曾言及“家”有词尾之用。直到1949年吕先生写《说代词语尾“家”》一文,也只是论及“我家、你家、他家、谁家、人家、自家、咱家”等人称代词附缀词尾。

    王力先生《中国语法理论》(1943年)上册第三章的第二十节“记号”,实际也是分析词头和词层的。所言词尾,也未及“家”字。在1980年出版的《汉语史稿》第三章的第三十二节“名词的发展”中,才说:“‘家’字也有词尾性质。中国古代早有‘法家’、‘名家’之类,但那和今天的‘艺术家’、‘建筑家’之类到底有些不同。‘法家’、‘名家’的‘家’,是学派的意思,我们不能说‘一个法家’、‘一个名家’。可是现在可以说‘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建筑家’。不过‘艺术家’等的‘家’也是从‘法家’等的‘家’发展来的。”即认为到现代汉语,“家”才突然成为词尾。

    新《辞源》“家”的义项八言:“自称、人称的语尾。如自称侬家、咱家,人称君家、伊家。”也是用吕叔湘之说。

    郭良夫《现代汉语的前缀和后缀》(《中国语文》1983年第4期)在详细叙述了现代汉语后缀“家”的构词能力及表义情况后,作结论说:“用‘家’来造新词是相当自由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它确实是日益虚化了,虚化成了一个指人的名词后缀(明按:所谓“指人”即不一定是指有学业专长的艺术家之类,也可以称说“空想家”、“投机家”、“冒险家”、“阴谋家”之类)。从这方面来看,也可以说‘家’是一个新兴的后缀。”郭良夫另有《论意义》一文(《语文研究》1983年第2期),其中论及后缀“家”,也是上述看法。

    这样一来,对古代和现代“家”字的研究,恰好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代汉语所有由后缀‘家”构成的词以及它们的各种类义,都是现代汉语新生的语言现象,在古汉语中全无根基。然而这与从唐代就有人称代词附缀词尾的“人家”等系列性词语的实际不符,也与现代汉语的前缀“老、阿、第”等和后缀“头、儿、子”等,都是古代的继承和发展的规律不符。

    对古汉语词尾“家”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对汉语词汇史、构词法、一些词的词义演变,都会提出有益的内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笔者《“家”是古汉语中历史悠久的词尾》(载《天津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以大量词例雄辩地证明至少汉代已经形成词尾“家”。本文再扩大范围论证:现代汉语带“家”的词不少的是直接从古汉语继承沿用的,现代汉语后缀“家”的全部类义,都是从古汉语继承的。一句话,后缀“家”是今古继承关系,不是古代“法家”等到了现代突然间接引申发展而成现代汉语新兴的词尾。下文的词例,凡是在《“家”是古汉语中历史悠久的词尾》已经列举的,一般只列举词语、词义及出处,略去例句。

    二、古汉语“家”的类义系统

    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现代汉语八百词》所归纳的“家”的类义引录如下(原文分行,此处全不分行。词例表示形式也简化,词例不全引):

    〔后缀〕1.表示在某种学问的研究中或在某种活动中有成就的人。构成名词。“家”不轻读。a)名十家:理论家、音乐家、军事家。b)动/形十家。作家、专家。2.经营某种行业的:农家、船家、店家。3.专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流派:儒家。4.用在指人的名词后边,表示属于哪一类人。“家”轻读,常弱化成jie:老人家、闺女家、姑娘家、学生家、小孩子家。

    而古代“家”的类义要比现代多,最为集中而明显的有八大类。

    (一)学业或技艺有成就的人

    数家:擅长术数的人。《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射覆,指猜被覆盖着的东西。颜师古注。“数家,术数之家也。”和皇帝接近,一块玩乐的“数家”,必不是一般的从事术数的人,而是精通术数的人。

    律家:研究音律的人。《汉书.律历志》:“太史丞弘试十二律,其二中,其四不中,其六不知何律,宣遂罢。自此,律家莫能为施弦。”

    术家:擅长天文历算的学者。《后汉书.律历志》:“截管为律,吹以考声……术家以其声微而体难知。”《晋书.天文志》:“三光之行,不必有常术,术家以算求之,各有同异。”

    术数家:数家和术家的合称。《汉书.王莽传下》:“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莽数召问太史令宗宣,诸术数家皆缪对。”

    兵家:军事家。《汉书.扬雄传》:“兵家之胜,贵在未战。”《后汉书.臧洪传》:“忿惘之师,兵家所忌”。

    权家:义近于战略家。曹植《又赠丁仪、王粲》:“权家虽爱胜,全国为令名。”权家义近于战略家。

    褚少孙为《史记.日者列传》所补的一段文字中,有八个这种带后缀“家”的词。“臣为郎时,与太卜待诏为郎者同署,言曰:‘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辩讼不决,以状闻。”它们都是指人的,所以“家”决不是流派义。汉武帝召集的这些人必然不是无名之辈,都是各学科的名流。其中“占家”一词是总称,其余七词是按细类分称。

    占家:占卜专家。《史记.日者列传》。以下七个词语同出此篇。

    五行家:以五行占卜的专家。

    堪舆家:以堪舆占卜的专家。

    建除家:以建除占卜的专家。

    丛辰家:以丛辰占卜的专家。

    历家:以历法占卜的专家。

    天人家:以天象占卜的专家。所谓究“天人之际”。

    太一家:以太一术占卜的专家。

    这些词同“建筑家”“艺术家”等一样,也是以后缀“家”结合学科名词,表示分学科的名人学者,所不同者无非是“数家”之类的学科以后逐渐分化消失,“术家”之类以后分转为天文学

    家、历法学家,因而这些词也就淘汰了,但作为语言现象却正是应当肯定的。

    赋家:善于写作赋的人。司马相如《答盛览书》:“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引自《西京杂记》)

    本草家:药物学家。

    神农家:药物学家。敦煌残卷本(南朝齐)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春秋以前及和、缓之书蔑闻,道经略载扁鹊数法,其用药犹是本草家意。……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宗,又悉依《本草》……至于底刳肠剖臆,刮骨续筋之法,乃别术所得,非神农家事。”前意言所传扁鹊的处方符合传统的本草药物学家的理论。后意言外科手术的阐介不是药物学家著述的内容。

    诗家:善于写诗的人。唐薛涛《酬祝十三秀才》:“诗家利器驰声久,何用春闱榜下看?”宋赵嘏《答友人》:“诗家才子酒家仙,游宦曾依秋水边。”

    画家:宋《宣和画谱》:“然画家止以著色山水誉之。”

    书家:书法家。宋代董逋《广川书跋》载唐徐浩《开河碑》:“书家贵在得笔意。”

    星家:天文学家。《新唐书.李德裕传》:“数上书乞骸骨,而星家言荧惑犯上相。”

    乐家:音乐家。《宋史.乐志》:“汉兴,乐家有制氏,但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收藏家: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藏书家有数等……次则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是谓收藏家。”

    作家:唐卢言《卢氏杂说》。

    写生家:画家。清贺贻孙《诗筏》:“写生家每从闲冷处传神……”

    弹琴家:弹琴专家。《旧唐书.音乐志》:“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邕杂弄,非朝廷郊庙所用,故不载。”

    以上是分学科的专门家义的词例,作家、画家、收藏家、藏书家,现代仍用。其他的词语,都变成今名。以下所举是不分学科的词例。

    名家:《汉书.艺文志》:“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者,常山都尉龚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

    大家:名人。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诗颂宣王,始有‘张仲孝友’。至春秋时,宋有张白蔑矣。唯晋张侯、张老,实为大家”。此言二人是张姓中的名人。

    小家:仿“大家”的反义词。清王夫子《夕堂永日绪论》:“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若齐梁绮语……此之谓小家数也,总在圈績中讨活计也。”

    专家:沈约《到著作省表》:“臣艺不博古,学谢专家。”《北齐书.杜弼传》:“卿才思优洽,业尚通远,息栖儒门,驰骋玄肆。既启专家之学,且畅释老之言。”

    行家:(唐)卢言《卢氏杂说》:“织绫锦人李某投官锦行,不售。咏诗云:‘学织锦绫工未多,乱按机抒错抛梭。莫教宫锦行家见,把此文章笑杀他。’”

    当行家:“行家”的繁说。宋方岳《赵龙学寄阳羡茶》:“团凤烹来奴仆等,老龙毕竟当行家。”又,《雪后梅边》:“看尽玉林山上下,须还渠是当行家。”后例言是最好的雪景。

    当家:“当行家”的省说。宋朱南杰《饯徐衍道知县》:“事业文章属当家,刃游余地宰金沙。”宋施枢《生公讲台》:“千人凑坐雨天花,片石虽顽识当家。”元张可久《湖上酸斋索赋》:“到处莺花醉乡,当家风月排场。”例中或为高手、名家义,或为高明、出名义。张可久例并移用于称物称景,成为出色的、上等的之义。

    作家:泛指各种名家。《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擒虎闻语,便知萧摩呵不是作家战将。”《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二将大战,正是棋逢对手,将遇作家。”李薦《师友谈记》载苏轼语:“范景仁平生不好佛……真却是学佛作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秦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这些例句中“作家”是行家义,因此往往要作限制性说明,如“作家战将”、“学佛作家”、“作家歌”。今口语有“做家”或“做家子”,是同义词。《太平广记》卷255引(唐)卢言《卢氏杂说》:“唐宰相王玙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笔者误扣右承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这才与今语同。

    社家:社中的名家。《西厢记》三本二折:“俺是个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随何,浪子陆贾。”汤式《谒金门.闻嘲》:“你鸣坷巷艳娃,我梁园内社家,两下里名相亚。”宋元时诸伎艺团体称社,“社家”即内行或专家义。

    其他如“惯家”、“会家”、“熟家”等,不烦赘引书证。

    从“家”的这一类义看,所构之词都是褒义,而且大都沿用于现代。但另有“戾家”一词为贬义,是反义引申,词义与“行家”等相反,为外行、低手义。宋《都城记胜》:“凡四司六局人祗应惯熟,便省宾主一半力。故常谚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于劣家。”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文人才士无以自见,碌碌无闻者杂进。三十年间,词科又罢,两制皆不是当行。京谚云‘戾家’是也。”这又与现代语的“投机家”、“冒险家”之类是一致的。

    (二)表示人的职业

    如:田家、农家、船家、店家等。还有不少,都是人们熟知的。下举一些现代己不用因而较为生疏的词例。

    盐铁家:以盐铁为业的人。《史记.平准书》:“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汉书.食货志》句同。

    罗家:捕鸟兽者。曹植《野田黄雀行》:“罗家见雀喜,少年见雀悲。”

    方家:医生。“方”指处方。《唐六典.尚药局》:“凡和药,宜用一君、三臣、九佐,此方家之大经也。”

    犓弹家:唐《教坊记》:“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犓弹豕。

    竿木家:爬竿杂技表演家。《教坊记》:“范汉女大娘子,亦是竿木家。”

    踢弄家:足球擅长者。宋《梦梁录》:“百戏踢弄家,每于明堂郊祀年,会丽正门,宣赦时,用此等人立金鸡竿,承应上竿抢金鸡。”

    牙家:经纪人。《警世通言》卷二十:“恭人若不要他时,只消退在牙家,转变身价便了。”牙家即牙行、牙子。

    院家:看门人。宋《京本通俗小说》卷十二:“只见一个人貌类狱子院家打扮,从隔壁竹篱笆里跳入墓园。”狱子也是专职守门者。

    脚家:以牲畜代人运输者。《警世通言》卷五:“却是哥哥……与两个脚家,驮了许多行李货物进门。”

    日家:即《墨子》、《史记》所称的“日者”。《綴耕录》卷二九“日家安命法”条:“日家者流,以日月五星……推人之生年月日时,可以知休咎,定寿夭。”

    星家:同“日家”。例见下条。

    医家:医生。《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五行偏我遭时蹇,欲向星家问短长。”清《韵鹤轩杂考》:“百工杂技,荷担上街,每持器作声,各为记号……。医家所摇铜铁圈,曰‘虎撑’,星家所敲小铜锣,曰‘报君知’。”

    门家:守门者。《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卢绾报哀已了,却共王陵到于汉界。门家奏言:‘王陵救母却回。’”

    仙家:仙人。《十洲记》:“元洲有五芝,服此得长生不死,上多仙家。”《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实为六朝人伪托。范成大《朝中措:“吃饱红莲香饭,浓家便是仙家。”

    囊家:设赌局抽头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博徒是强名争胜谓之撩零,假借分画,谓之囊家;囊家什一而取,谓之乞头。”囊之言,当指袋,而谐音指坐待取利。宋王得臣《麈史》:“世之纠率蒲博者,谓之公子家,又谓之囊家。”所谓“公子家”,是谐音指“共供资”:大家都供应他钱资。

    擂家:设擂的人。元剧《独角牛》二折:“俺家祖传三辈,是这擂家出身。”

    僧家:僧人。宋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全似僧家。”是说他像僧人,不是说他的家像僧舍。

    法王家:对僧人的尊称。黄庭坚《寄新茶与南禅师》:“因甘野夫食,聊寄法王家。”道人家:道士。宋宋自逊《蓦山溪》:“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

    军家:军人。《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条街上倶是营里军家。”

    法家:熟悉法律而专写诉讼状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请个法家商量,做定了状词。”

    妓家:妓女。《喻世明言.众名妓春风吊柳七》:“亦见玉英贞节,妓家难得。”

    梨园弟子家:演员。唐于鹄《赠碧玉》:“霓裳禁曲无人解,暗问梨园弟子家。”

    乞儿家;乞丐。《东堂老》剧三折:“则俺这小乞儿家姜汤少些姜醋。”

    快行家:公文快递者,或叫“急脚”。《宣和遗事》亨集:“有快行家手中把着金字牌,唱道:‘宣万姓。’”《挥麈三录》:“忽见快行家者同一小轿至,传旨宣召。”

    (三)指学术、技艺的流派

    除儒家、法家之类外,在武术界有内家、外家之分。内家拳术以守内即防御为主,外家则以击外进功为主。

    (四)表示人的类别特点,又可分为几种情况。

    甲、表示人的身分地位

    天家:天子。《后汉书.曹节传》:“车马服玩,拟于天家。”文天祥《满江红》:“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可比较《汉书.文三王传》:“得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称警,入言跸,拟于天子。”

    太后家:太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仵。宁可救邪?”贵人家:贵人。元张之翰《唐多令》:“事不相关收脚坐,吾便是贵人家。”

    主人家:主人。辛弃疾《南乡子》:“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嗪。”

    主家:主人。《史记.田叔列传》:“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

    客家:由外地来买卖货物的人。犹如说“行商”。宋《张协状元》八出:“我是客家,行南走北有声价人,它来卖金驼驼与我。”又,九出:“汝生得貌如秀士,料想不是客家。”

    又如官家即官吏、头家即聚赌的主子、东家即主人、圣贤家即圣贤等,不详例说。

    乙、表示亲属或其他关系

    朋家:朋党。《尚书.泰誓中》:“朋家作仇,胁权相灭。”?臣下朋党自为仇怨。按,此例时代甚早,是汉代前的孤例,但开“家”字词义虚化而指人的词尾的先河,则是无疑的。

    势家:有权势的人。《史记.酷吏列传.王温舒》:“温舒为人谄,善事有势者;即无势者,视之如奴。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汉赵壹《剌世疾邪赋》:“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亲家:《三国志.魏志.王凌传》裴注引《魏末传》:“明生投食亲家,亲家告吏,乃就执之。”姻家:《后汉书.蔡邕传》:“与陟姻家,岂敢申助私党?”

    通家:《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仆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

    怨家、冤家:《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朝野金载》卷六:“此子与冤家同年生。”

    仇家:《史记.游侠列传》:“(郭)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史记.酷吏列传.王温舒》:“及死,仇家欲烧其尸,尸亡去归葬。”

    恩家:《清平山堂话本.李元吴江救朱蛇》:“请恩家到偏殿进膳。”

    年家:同年登科的人。宋王质《送陶茂安赴湖南》:“飘泊年家子,依归父执尊。”

    对家:对手。曹丕《典论.自叙》:“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今日仍用此词。例中“持复”为武技名,两手各持一戟。

    浑家:妻子。《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拒身里却立着崔侍君浑家。”浑家指妻,从字面义来说即浑人(不懂事),是由“拙荆”演化而来。

    儿家:唐宋时妻子自称儿、儿家。《伍子胥变文》:“远道冥冥断寂寥,儿家不惯长欲别。”《云溪友议》卷四:“(韦)皋妻垂泣而曰:‘韦郎七尺之躯,学兼文武,岂有沉滞几家,为尊卑见诮?”

    姊妹家:姊妹。辛弃疾《减字木兰花》:“秋月春华,输于寻常姊妹家。”

    外家:外婆家的人。今语同。《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倶宗室外家,故庭辩之。”又:“时诸外家为列候。”《汉书.王吉传》:“外家及故人可原以礼,不宜居位。”

    责家:负债人。《后汉书.樊弘传》:“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渐,争往赏之。”《三国志.吴志.潘璋传》:“璋性嗜酒,居贫,好赊酤。责家至门,辄言后富豪相还。”此指收债人。

    郎家:情郎。苏小小《减字木兰花》:“遣妾伤悲,未必郎家知不知。”丙、表示人的某种特点。

    子钱家:放贷者。《史记.货殖列传》:“吴楚七国兵起时,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贷子钱,子钱家以为侯邑国在关东,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予。唯毋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什之。三月,吴楚平。一岁之中,则毋盐氏息十倍,用此富埒关中。”这“子钱家”和今语“高利贷者”“资本家”的词义几乎完全一样。又《明史.孙能传》辄鞠其金所从来。曰:‘举诸子钱家。’备引子钱家,无应者。少年遂服罪。”可见词被沿用。

    贤家:贤良的人。《汉书.叙传》:“王太后曰:‘后宫贤家,我所哀也。’”句言班婕妤是贤惠人。颜师古注:“班婕妤有贤德,故哀闵其家。”贤德,只由词干“贤”表示,“家”是指称人的词尾,颜以家庭义注,实误。

    病家:有病的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潜夫论.思贤》:“是故病家之厨,非无嘉馔也,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于死也。”

    逆风家:迎难而上的人。《世说.文学》:“孙问深公:‘上人当是逆风家,向来何以都不言?”句言深公应当是不怕难的人,为什么对别人的讲论不诘难。

    细家:人小气。柳宗元《柳公行状》:“公尝好大体,不为细家之迫速也。”即今口语“小家子”。

    温柔家:温柔的人。苏轼《多叶杏花》:“坐令游侠客,化为温柔家。”

    寒士家:寒士。王安石《送张宣义之官越幕》:“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

    丁、用在表示性别、年纪

    《西厢记》二本四折:“女孩儿家直恁晌喉咙。”《剪发待宾》二折:“咱这妇道人家,有这个信字呵,则被这亲男儿敬重做贤达妇。”《铁拐李》二折:“嫂嫂是个少年妇人家。”《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你何得轻出此语,将天下妇道家看做一例。”《何典》:“孰知那些女眷家,只为吃野食,所以要出来烧香念佛。”又:“细娘家出头露面,只恐外观不雅。”又:“谁知你枉做了汉子家……不会赚得活路钱来养老婆。”《喻世明言.腾大尹鬼断家私》:“只怕娃子家滑口,引出是非。”《朱砂担》一折:“你这后生家不会说话。”《金瓶梅》三十三回:“亦发孝顺你老人家。”

    上引及其他一些同类词例仍然使用于现代群众口语。

    (五)缀附在各种指人的代词之后

    吕叔湘《说代词词尾“家”》已将此类的主要词例举出,即“谁家、我家、你家、他家、人家、自家”等六个,但亦有疏漏。特别是此类词的最早时代和是否只限于缀在人称代词之后,吕文的论断亦有不确,故补叙有关材料。

    我家:我。《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昭仪自知罪恶大……恐事泄,而以大婢子等赐予业等各且十人,以慰其意,属:‘无道我家过失。”’前言“自”,非言其家,而且她虐杀皇子事,实与父母之家全然无涉。“我家”义即我。《贞观记要》载屈突通之子劝父降太宗,父曰:“汝旧与我家为父子,今则为仇雔”“我家”亦自谓。《张协状元》第十八出:“李大婆每常间欠要头发做头髢,只怕我家割舍不得。若去顶上团团剪些儿子与它,看奴家要几钱,不到不得。”钱南阳校注言:“我一一当作‘奴’,方与上下文一致。”这是不知“奴家”与“我家”同义换说,字实不误。吕文最早例是敦煌变文:“莫将诸女献陈,我家当知不受。”

    是家:此人。《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液庭令吾丘遵谓武曰:“我无子,武有子,是家轻族人,得无不敢乎?”苏林注:“‘是家’,谓成帝。不敢斥,故言‘是家’。不敢斥”指不敢直接称明成帝。《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帝幸濯龙中,并召诸才人。下邳王以下皆在侧,请呼皇后,帝笑曰:‘是家志不好乐,虽来无欢,是以游夷之事,稀尝从焉。”’后例“是家”指皇后,义至明。

    此家:此人。《后汉书.王常传》:“后帝于大会中,指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三国志.吴志.朱然传》:“然既献捷,权乃举杯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

    卿家:同于第二人称敬称的“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刘备遣关羽争三郡,肃因责数羽日:‘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

    君家:同于第二人称敬称的“君”。《张协状元》:“旱听得君家长吁气。”

    奴家、侬家: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举以下三例证明,“奴”、“阿奴”都是第一人称代词,男女尊卑都可通用。例证如《韩擒虎话本》写隋文帝之话:“阿奴无德,滥处为君。”又,文中写陈后主的话:“阿奴今拟兴兵,收伏狂秦。”唐昭宗《菩萨蛮》:“何处是英雄,迎奴归故宫?”《猗觉寮杂记》言:“男曰奴,女曰碑,故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今则奴为妇人之美称,贵近之家,其女其妇则又自称曰奴。”蒋说精当,并以今“浙江武义自称也说‘阿奴’,或谓‘阿侬’”为证。“奴家”、“侬家”即附缀家成为双音词,例句略。

    大家:众人。杜荀鹤《重阳日有作》:“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沉山且莫回。”按,《史记.田叔列传》:“鲁王以故不大游。”即言不多出游。以多概全,“大”即有“全”之义,“大全”之词即同义复说。“大家”言全体人,词义由此而得。

    当家:当有“本”义,故“当家”又可表本人、自己。杨万里《寄题福帅张子仪尚书楔游堂》:“不要外来人作记,当家自有如椽笔。”诗《序》有言:“子仪帅福,自作记以书其事。”又《寄题龙泉项圣与沪溪书院》:“不论当家与仆人,不日天池看鲲化。”又《题王子宣主薄青山读书堂》:“谢家青山李家据,王家青山当家住。当家”另有属动宾式,义为主持家业;又有偏正式,义为主持之人。“本家”亦属于附缀式,但词义为内行。)

    汝家:汝。《世说.排调》:“嘉宾曰:‘此是陈寿作诸葛评。人以汝家比武候,复何所言?’”这是嘉宾反问对方,“汝家”意为“你”。

    伊家:你。《刘知远诸宫调》十一:“郭彦威将身去欲取水,陌见伊家,成祐甚惊悸。”《董西厢》卷八:“忆自伊家赴上都,日许多时,夜夜魂劳梦役。”《墨娥小录》卷十四:“行院声嗽:你:伊家。”

    贤家:你。《董西厢》卷一:“不问贤家别事故,闻说贵州天下没,有甚稀奇景物?你须知处。”应是从前文所示“贤家:贤惠的人”引申用法。

    你家:你。元剧《李逵负荆》第三折:“便做你家年纪老。”吕文例。

    他家:他。唐民间诗人王梵志诗:“他家马上坐,我身步擎草。”这是吕文时代最早的例词。《游仙窟》:“他家解事在。”薛涛《柳絮》:“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东飞又西飞。”他家即他,是拟人的写法,指柳絮。

    谁家:谁。元剧《盆儿鬼》一折:“唉,这老爷又是谁家?”《景德传灯录》:“未审佛是谁家烦恼?”《董西厢》:“手取金钗把门打。君瑞问:‘是谁家?’”这也是吕文例句。

    谁家:什么、怎样。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谁家》:“谁家,估量辞,含有‘怎样’‘怎能’‘为甚么’‘甚么’各意义。”例句有杜甫《青丝》:“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饮瓶索酒尝。”例句甚多。按,古有“谁何”词,不是问人,而是问情况,意思就是:何。所以“谁家”即怎样。

    上引“我家”、“此家”、“是家”诸词,已证明早在汉代时“家”已缀于称人的代词之后,这与前述几个类义中已都有汉代词例是一致的。“此”、“是”只是指示代词,“君”、“卿”、“贤”也不是标准的人称代词。“大”、“当”原是形容词。这可证由于它们是指称人的,所以附缀了类义指人的词尾“家”。不指称人的代词,似无带“家”的。所以准确的表述应是:指人的代词可后缀豕。

    别人家:别人。元剧《青衫泪》一折:“想别人家奴胎也得个自在。”也是吕文例。

    人家:犹如“人”,指别人。《红楼梦》十九回:“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不见自己的。”也可以是专指的另一个人。《红楼梦》八十二回:“你快喝了茶去罢,人家都想了一天了。”也是吕文例。吕文又说:“‘人’或‘人家’指别人,大率是指你我以外的第三者……但也可以拿‘你’做主体,指你以外的别人,那么‘我’也在内;有时候,意思就指的是‘我’。从前的‘人’字常常这样用,后来有了‘人家’这个词儿,也可以这样用。”《红楼梦》一零—回:“人家各自梳头,你爬在旁边看什么?”《红楼梦》五十四回:“人家这里费力,你们紧着混,我就不说了。”后例“人家”与“我”复指。

    自家:自己。吕文说:“自家”曾经有过三个意义。第一个是与“别人”相对,等于:自己。历史很早。唐代寒山诗:“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第二个是“我自家”。《敦煌杂录》:“自家见了,尚自**;他人睹之,定当乱意。”第三个是“你或我或任何人”。《朱子语类辑略》卷五十二:“人生天地间,都有许多道理,不是自家硬把与他,又不是自家凿开他肚肠白放在里面。”这样的“自家”后来变成“咱”“咱们”了。

    六、某些名词后带“家”,约有三种情况。

    甲、缀于表人的名词后,词性词义全无变化。

    《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按,指羽杀宋义)诸将皆摺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汉书”句同。前之“将军家”即后之“将军”,都指项羽。唐李颀《题僧房双桐》:“谁能事音律,焦桐蔡邕家?”《破魔变文》:“盖为父母恩义重,不料魔家力来强。”这是魔女自言不估量自己的力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女儿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告辞友好,往阎家那里去了。”阎家即阎王爷。魔和阎罗王,都是当作人来写,所以也缀有“家”字。虽然这类词语毕竟不多,但是与前述各类的总特点是完全一致的,即缀于表示人的词根之后。

    乙、缀在朝代之后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扬雄《法言.至孝》:“大漠以北,鸟夷兽夷,郡劳王师,汉家不为也。”最初只是对汉朝这样说,滥觞之下,任何朝代名都可附缀“家”。今老年群众言中华民国,也称说“民国家”。《韩擒虎话本》:“蕃家弓箭为上,赌射只在殿前。”《后汉书.应奉传》附应劭:“鲜卑隔在漠北……计获事足,旋踵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内,盖为此也。”朱熹《回众解元启》:“顾念朝家设科以取士,本务得贤。”两例“朝家”即朝廷,属于同类构词。

    丙、缀在政府机构名词之后

    《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又,《吴主权徐夫人传》:“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既到镇家……巡检事毕,却归县家。”有关词语义仍为州、镇、县政府。

    (七)位于状语之后,字或异写为“价”、“假”、“加”。

    例如“几年家”、“镇日价”、“三番家”、“独自家”之类。

    (八)其他

    例如:毛西河论定本《西厢》九出:“一个价糊突了胸中锦绣,一个价泪流湿脸上胭脂。”“一个价”义即一个。《词林摘艳》李邦佑《转调淘金令》:“朝朝等待他,夜夜盼望他,如何价?”“如何价”即如何。《燕青博鱼》二折:“凭着我六文家铜镘,博的是这三尺金鳞。”《荐福碑》一折:“我浑趁下到六七斤家麻,四五斗家粟。”《风光好》一折:“则向这酒社诗坛,多少家乔公案。”“六文家”、“多少家”即六文、多少。《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这个丫头风了,毁谤起佛爷的女儿们来了,不当家!不当家!”《红楼梦》第二八回:“不当家花花的。”“不当家”即不当、不该义。

    对于这七、八两类,一般都判为助词。这无疑是把这两种用法,同前叙六种用法视为是两种不同的“家”,或者回避同前六种用法的异同关系。单就助词言,它本身实在是一个甚为含混、笼统的语法术语,古汉语词尾“尔”、“而”、“焉”等也被叫做助词,连词“则”、“且”也叫助词。现代汉语“他是聪明的”,这“的”字一向认为是结构助词,朱德熙已区分为后缀,实即词尾。张静《汉语语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687年)认为“助词”一类的归纳不合理,所谓时态助词“着、了、过”应是后缀:所谓结构助词“的、地、得”应是连词;所谓语气助词“呢、吗、么”等应单成一类,可叫语气词。对现代汉语助词重新认识以求准确实用,这一意见对古汉语的助词,应当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家”的八类用法,除开流派一种外,其余仍可再综合为两类。第一类的学科专长,成名成家,第二类表职业,第四类表人的特点,第五类用在指代人的代词之后,第六类的甲种(即缀在表人的名词之后),这些都是以表人为共同点,算为一个大系。第六类的乙种,用在朝代名词之后,丙种用在其他名词之后;第七、第八类“家”或缀于名词、数量词、或其他词、或某种结构之后,总之都不是直接表述人的,自然又是有共同性的另一大系。“汉家”、“州家”之类中是词尾,何以偏把“一会家”、“成天家”、“六文家”、“一个家”中硬又说成助词呢?所有八类固然有表人与不表人的区别,但一则“家”字的本义已都虚化,二则都粘附于后,又显示了它们只能是同一个语言现象,是同一个词尾。

    对七、八两类不从共同性这个主要之处作认识,就必然扩大那次要的差异处,而解说得纷纭杂乱。例如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将“老人家“妇人家”、“乞儿家”之类解释为“用为人称语尾助词”,但是无论“老人”或“老人家”都是名词,并非“人称”。作者也觉得这有不妥之处,却括注为它们是“普通人称”、以同“自家”、“他家”的“自称”、“他称”作区别。实际上“人称语尾助词”和“普通人称”都是混乱的说法。该书把“每日家”、“一会家”解释为“用为语尾助词,相当于今之地、个、儿等字。”是什么语尾助词呢?与所谓“人称语尾助词”的区别何在呢?“语尾助词”同“人称语尾助词”是平行关系呢,还是包含关系呢?所言“相当”也是不妥的,比如“论盆家饮酒”中是“论盆”这一结构附缀“家”,换成“论盆儿”的话,则是“盆”附缀“儿”,“儿”正是地道的词尾。“论盆家”也难以换说成“论盆个”。“一会家”也不能换成“一会个”或“一会地”,当时无此说法。至于“论盆家”或“论盆地”虽是整体相同,但不等于“家”就相当于“地”,因为“家”的全局情况并不相当于“地”。该书认为“六文家铜镘”、“多少家乔公案”之类,“都是对数量的估量”,这是含混之说,实无意义。“六文”分明是确说,怎么是“估量”呢?“多少家乔公案”分明是感叹其多,也不是估量其数。说它们是“估量词”,但究竞是副词呢,还是其他什么词呢?作者就不理会了。“痩得来不似人家”,“足趔趄家前后”,“焦尾蔡邕家”、“乃如寒士家”四例,该书言,“上举‘家’字,犹般,犹然,犹一样。”但这只能算述说句意,根本不是对“家”做训释。论者对“足趔趄家前后,身倒偃门左右”,要解释成“家”是“一样”之意,竟然以“家”与“门“互文对举作依据,连“门”字也都解成“般、然、一样”了。“三家来便厮靠”,“一家扯了一个”,“众家躲避”诸例,因为“一、三、众”是指称人的,故尾缀“家”,而该书却说其中的“家”犹如是“人”之意,“人”与“家”竟成了同义词。两个单位可以表述为“两家”,按论者的解释,“家,又有“单位”、“机关”或“团体”之词义了。“我和你四六家分‘家”是缀在状语之后,而论者解释为“犹成、犹停”。由于论者没有详细调查“家”字后缀的全局,又没有语法规律的观念,同一个“家”字就被解释得七零八乱,难以理解,且还说另有“等等(词义),不及备详。”

    (原载《阿坝师专学报》总第9期,1988年11月)

    (本文中综合了原载《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的《关于词尾‘‘家”的时代和古今关系一与吕叔湘先生等讨论》)

    今按:

    有所可补者数意。

    其一,词尾“头”,形成于唐代。只有词头“阿”形成于汉代。而词尾‘‘家”在汉代的成熟性或典型性更为明显,构词能力经久不衰,所构词的古今继承关系,这诸方面比起“阿”来说,又都是对汉语的词汇研究有着更广泛的关系,和更有益的启示。我们实在应当承认“家”是古汉语中目前所知的最有悠久历史的词尾。

    其二,前文说“家”可以“缀在政府机构名词之后”。今补言,也可以缀在指身体器官的名词后面。白居易《眼病二首》:“僧说客尘来眼底,医言风眩在肝家。”肝家,就是肝。《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逍遥散》:“(逍遥散)治肝家血虚火旺。”可见是中医术语。《红楼梦》第十回:“左关沉浮者,乃是肝家气滞血亏。”唐李商隐《杂纂.恼人》:“遇佳味,脾家不和。”唐代侯宁极《药谱》称肉豆蔻为“脾家瑞气”。

    而今宁波方言把肺叫“肺家”,把“胃”叫“胃家”。

    其三,吕叔湘先生文章中曾探及词尾“家”形成的原因。他说:“非领格的用法是领格用法扩展的结果。作领格用,‘家’字有实义可循;作非领格用,‘家’字有点像是赘疵。但是它可以增加一个音缀,上面的例句多数见于韵文,不无原因。这个没有语法作用的‘家’字,在明代以后的文献里和现代的北京话以及一般的北方话里都不见用;也许在日常口语里自来就没有怎么通行过。”

    对于这一论述,有两点值得商榷。首先是“家”字词义虚化成为后缀的原因和途径。吕先生仅是从缀在人称代词之后这一狭小的局部作观察分析,仅从“蒿里谁家地”同“未审佛是谁家烦恼”,从“他家物”同“他家解事在”,从“汝家邪(爷)死”同“便是你家年纪老”之类的形式完全对等的例句作比较。他没有触及另一些情况,即本来不是人称代词的名词、形容词、指示代词语素也都可以后缀“家”字而成为人称代词。具体来说。“名家”并没有“有名的家庭”,“盐铁家”更不可能有“盐铁的家庭”的意思。即这些众多的词中的“家”都没有表示“领格”的用法,自然不可能是从领格用法而变成虚化的词尾。

    词尾“家”的形成原因,应当是从单独用“家”字时可以有条件指“夫”或“妻”而虚化的。《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礼,易此必败。”《左传.僖公十五年》:“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杜注:“家,谓子圉妇怀羸。”孔疏:“夫称妻曰家。”《离骚》:“浞又贪夫厥家。”家,指后羿之妻。《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十》:“田无宇见晏子独立于闺内,有老妇人出于室者,发斑白,衣淄布之衣而无里袭。田无宇讯之曰:‘出于室为何者也?’晏子曰:‘婴之家也。’无宇曰:‘位为中卿,食田七十万,何以老妻为?’”《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郑玄注:“夫家,犹言男女也。”宋黄庭坚《薄薄酒》:“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柔石《二月》:“‘像萧先生这样好的人,应该有一个好的家。’她的这个‘家’意思就是妻子。”今口语依然说:“儿子年纪大了,还没寻下家。”“快给女儿寻个家。”《红楼梦》中“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即周、林之妻。

    其四,《汉语大词典》“家ya”条对与词尾有关的有些释义是不妥的。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例词是“诗家”、“选家”、“文学家”、“小麦专家”等。但盗贼也是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而不以“家”称。?指某人。例句是本文前面所举的《后汉书.王常传》“此家”、《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是家”,实际都是“此人”的意思。解释成“某人”是不准确的。?放在某些表示行政机构的名词之后,表示具有某种职务或身份的人。例句是本文的《三国志》:“为州家所疾。”词义解释错误,“州”应当是“州府”,即指机构,而不是指官员。又例《宋书.竟陵王诞传》:“官云小人辈敢持台家逼我。”台家,实际指“台”这个机构,而没有以“台”命名的职务。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迁者追迴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引孙汝听注解为据:“使家指湖南观察使。”其实“使家”指观察使政府,与州家指州政府一样。

    又,“家jia”条:“后缀。”1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例句是《牡丹亭》“女儿家”、《红楼梦》“老人家”、赵树理《传家宝》“女人家”词。2方言。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用赵树理《三里湾》例:“‘老三家也在这里吗?’……‘老三家明天也不要做饭!就回家里吃去。’”“家jie”条:“助词”。2犹如“地”。例句是“满盏家没命饮”“数次家和小生作闹”“半晌家面红耳赤”“成曰家听见你在女孩们身上做工夫”。2犹如“的”。例句是《杀狗劝夫》:“哥哥比兄弟多一片家狠心肠。”《小蔚迟》:“虽然我六旬过气血衰,我犹敢把三五石家硬弓开。”

    这些解释从理解句子意思来说,不无帮助,但从语言学来说,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没有概括性,上引“家阳”的所有义项,应该统一属于“后缀”的性质的一个义项,与“家jia”条“后缀”的性质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家阳”条没有“后缀”义项,而“家.jia”条:“后缀。”具体内容与《汉语大词典》全同。

    可是,《现代汉语词典》:“农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奴家:青年女子的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田家: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船家:旧时靠驾驶自己木船为生的人。”“店家:旧时指旅馆、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也有“军事家”“思想家”之类的许多词条。这些“家”的注音都是jiu旧。可见《现代汉语词典》“家jia”条没有“后缀”义项,是不妥的。

    关于“放在某些表示行政机构的名词之后,表示具有某种职务或身份的人”,这个解释是错误的。本文前面说这种用法指政府组织,引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既到镇家……巡检事毕,却归县家。”有关词语义仍为州、镇、县政府。这里再多举该书众多例句来看词义的一致。卷一:“从如皋镇家将冊余草船来,即闻昨日大使到镇家。”“次此行半里,西头有镇家,大使、判官居此。未向县家。”未向县家:未到县政府去。“从镇家向县二百廿里。”“闻第四舶判官到如皋镇,公私杂物亦悉运到镇家。”

    其五,吕叔湘文章说:“谁家、我家、你家、他家”等词中,“这个没有语法作用的‘家’字,在明代以后的文献里和现代的北京话以及一般的北方话里都不见应用;也许在曰常口语里自来就没有怎么通行过。”但是在北京方言词典中却有许多这种词尾构词,如:小孩子家、姑娘家、寡妇家、男人家、学生家、咱家、姑娘家家、孩子家家。还有:相家儿:内行 姑娘人家:未婚女子 月家老儿:月下老人 丫头家家的:合乎女孩身份的 耍家子:赌博者。黑家夜晚、黑家白曰:曰夜。江苏江阴“我家”指自己。洛阳、山西临汾“你家”即你;你们。河北井陉、山西襄汾、长治、郑州等地“他家”指他们。

    其六,《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王云路、郭颖《试说古汉语中的词缀“家”》:“一般认为古汉语中的词缀‘家’出现在魏晋以后近代汉语中……笔者以为词缀‘家’出现的时间似乎还可以提前。”

    该文所举的最早例句是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伤寒论》)脾家,指脾。

    “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金匮要略》)胃家,指胃。

    这是‘‘家”缀在身体器官名词后最早的例子,补得很好。

    但该文不提原载《天津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88年第9期的《“家”是古汉语中历史悠久的词尾》拙文,不提王力对词尾“家”的论述,回避了拙文所引比《金匮要略》早的《史记》中词尾“家”的许多例子。

    该文又举另一类例句如: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金匮要略》)

    “呕家本渴,渴者为于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下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金匮要略》)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金匮要略》)

    同样的词语还有“痉家”、“风家”、“亡血家”、“中寒家”、“淋家”、“饮家”、“黄家”、“冒家”、“汗家”等。该文说:有的人以为此类词语中的“家”,指人;“……家”就是“患……病的人”。这是不对的。此类词语是指病的名称。该文用三类句子比较: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

    “湿家病,身疼发热。”

    作者说:“湿家之为病”就排除了“患……病的人”的意思,只能是“湿家这种病”的意思。按,其实“湿家之为病”的意思应是:患湿病的人表现的症状。“湿家病”是“湿家之为病”的省略。从古到今,无论书面语或方言口语,都没有用后缀“家”指疾病的,而指“……的人”,则是从汉代继承到现在的。汉代“病家”指有病的人,故“湿家病”的意思即患湿病的人的病状。

    该文又辨析两种被看成词尾的“家”的是有实际意义,并不是词尾。

    一种是“夏家”“周家”指夏朝、周朝之类的词。该文的理由:这种“家”是从“天下为家”的观念而说的,区别于禅让制的“天下为公”。但是对“天下为公”的黄帝、尧、舜,并没有“黄帝公、尧公、舜公”这样的称谓。“家”与“天下为家”或“周家天下”之类又是大为不同的。而且夏朝、周朝等并不是从姓氏来说的。

    另一种是下面例句中的词语:

    《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上思念李夫人不已……为作诗曰……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汉书.杨敞传附子杨恽》:“田家作苦。”

    该文认为它们都是偏正式,其中的“家”是“人”的意思。“家”可以独立使用而指“人”。如《韩非子.定法》:“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此二家即此二人。《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是家轻族人,得无不敢乎?”是家就是此人。在《论衡》中多有“说灾变之家”“政事之家”“道术之家”一类的词语。这些词语中“家”都是中心词。但是,所举的并不是“家”独立使用,而是在词组中。“是家”就是词缀构词。“此二家”“道术之家”一类的词语,应是“家”在形成词缀过程中歧出的现象,既已经虚化,却不是凝固性的构词。

    其七,在“儒家”一类词形成的同时,“家”也成为指有学业的人的词尾。同时又形成“xx之家”的平行而畸形说法。《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扬雄《法言》:“狙诈之家曰……”又《解嘲》:“高明之家,鬼啖其室。”《论横.诘术》有“五音之家”“五行之家”说法。《汉书.臧洪传》:“常胜之家,难于虑敌。”这些“家”字也是指“人”。但是这种说法比较笨拙,于是成为罢花一现,而完全让位于“x家”结构了。

    其八,汉语词汇的大量新增,词尾双音节构词,再早都是口语词。《史记》的“外家”“怨家”“仇家”“子钱家”等应都是吸收口语词。

    其九,受“家”字词尾化的影响,还形成了“旧家”与“故家”只是“旧”“故”的意思,而指从前、原来。

    杨万里《答章汉直》:“老里睡多吟里少,旧家句熟近来生。”欧阳修《玉搂春》:“寻思还有旧家心。”周邦彦《瑞龙吟》:“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宋严仁《南柯子》:“门前溪水泛花流,流到西洲,犹是故家愁。”明邵亨贞《齐天乐》:“客里王孙,故家乐事尚能省。”元王恽《感皇恩.赠提刑曹仲明》:“把酒爱髯卿,故家风度,不为临江老能赋。”金元好问《八声甘州》:“一枕繁华,问故家桃李,何许争妍?”

    类似的影响是“家”虚化而如同量词:种。陈师道《黄梅》:“不施千点白,别作一家春。”另是一派春景。杨万里《秋雨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秋雨打在两种叶子上是一样的声音。温庭筠《寄卢生》:“绿杨荫里千家月,红藕香中万点珠。”月光经枝叶空隙投地之影千形万状。李商隐《寄恼韩同年(时韩住萧洞)》:“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洞里有几种迷人的风光呢?

    赵嘏《钱塘》诗有句:“十万军声半夜潮。”而酸斋小令把此句化为:“看江潮鼓声十万家。”十万家指十万人。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修仙高手混花都一号红人无相仙诀校园绝品狂神神级龙卫狼与兄弟

刘瑞明文史述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人人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瑞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瑞明并收藏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