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刘瑞明文史述林 > 《孔子与子羽对语杂抄》与《孔子项托相问书》综合研究

《孔子与子羽对语杂抄》与《孔子项托相问书》综合研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人人小说网 www.rrxs.net,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敦煌变文集》中的《孔子项托相问书》—文,曾引起学术界很大的兴趣,陆续发表过一些文章。它们除了惊叹此文内容新颖生动外,还讨论了作品的体裁、故事传承、孔子形象、作品意义等问题,但讨论很不深入,甚或也有重大误说。1969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区的13号墓中(69tam134:15、13)出土了被命名为《唐抄本孔子与子羽对语杂抄》残片。这两篇文章相对应的部分,内容基本相同,学界公认是同一渊承。本文即互相结合,对有关问题试再作较为深入的讨论(本文把此两文分别简称《相问书》和《对语》)。

    《对语》同《相问书》的差异

    据今所知,《相问书》共发现11卷,分别为伯希和和斯坦因带走。此故事在敦煌所有俗文学传文最多,流传也最广,文字亦最长。

    《对语》是从男尸纸鞋中拆出的,只残存不相接的两段,各行首尾或有缺字而不相接,但与《相问书》的相关段落和文句大体对应。有些互不相同之处对研究的提示性较大,现对比如下,个别文句需要校勘,也顺便说明。

    一种情况是,同一组问答,《对语》内容简,而《相问书》繁多几项。如《相问书》中:“小儿答曰:‘土山无石,井水无鱼,空门无关,譽车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駒,斫刀无环,萤火无烟,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冬日不足,夏日有余,孤雄无雌,拓树无枝,空城无使,小儿无字。”共有十六项。《对语》的文句,按原件文行移录如下。但原来的移录把较多的缺字用号表示,笔者对照《相问书》,所缺之字可以估计,所以改用单个的缺字号提示。将所缺之字,在后面括号中示意。

    口口(子羽)对曰枯树无枝特牛无雌云山无石井口口口(水无鱼)

    口口(泥牛)无犊木马无驹仙人无妇玉女口(无)夫口口

    无里小儿无字有何怪乎

    其中文字完全或基本完全的共有十一项。第二行“玉女无夫”后尚有较大间距,也许还脱失四字为一项。加上“子羽对曰”“有何怪乎”共是十四个四字句。句数为偶,合宜。《相问书》中空门无关、翬车无轮,斫刀无环,萤火无烟,冬日不足,夏日有余,空城无使,共七项为《对语》所无。除去“口口无里”和脱失的一项,即还少五项。

    有的内容基本相同。如关于共游天下的问答中,《相问书》是把有严父、慈母、长兄、小弟,分为四项。《对语》只有“次有兄嫂,当乐事之”一项完整。前文“吾有口口,口口口养”,必是把父母合为一项。似当有与兄嫂并言的弟妹而脱失。如此,可视为基本相同,但《对语》更周全详细一点。而《相问书》中:“屋上生松,户前生苇,床上生蒲,犬吠其主,妇坐使姑,鸡化为雉,狗化为狐,是何也?”共七问,《对语》中全有,但还多出两项。即第二残片第五行有“门口穿井”和“木狗同豸(身)”的问语,是多出的。答语第九和第十行是:“门前穿井,待遇贵客。木狗同口,口口弩箭。”前者的意思如按照字面是说:大门外打井,是为了方便路过的客人饮水。其中“贵客”与另一答语“边有贵客”犯重,而且专为行人在大门前打井,应无其事。“井”当指陷阱,“贵客”当为恶客之意,指盗贼。“木狗同豸”似当为“木构自射”之误。构犹彀,指井中木制机关。原校“豸”为“身”,不及句意,应不确。答语“木狗同口,口口弩箭”,似当为“木构自射,中其弩箭”意,即恶客中箭。自然“中其”二字仅言句意。这一组问答中,“狗化口口,口口近凌”,当校为“狗化为狐,居近丘陵”。应是脱失形近的“丘”字,原录文后阙号当移下。第十行尾有一个“母”字,下残。当是同“妇坐使婆,初来他家”对应的一项,只是前文的问语未存,无法校补。

    这一组问答中,《对语》第二残页的前部还另有三行多一点的文字,其间残失较多,但大致意思可表述为:“……私也?(子羽对曰):……有私……铜钱有私,以火……有私,以竹……(官吏有私)……诛之。人民有私,鞭……此……用私何(益)哉?”其中括号中的字是笔者所补的文意用字,原件中该处本残断。其中“铜钱有私”造语奇特,似是说:私铸的铜钱,由政府没收后重新熔铸。另外几项问答,仍难以补足句意。

    至于第一残片上问答“好博”的恶果,两文事项全同。唯《对语》“农夫好博,耕口口口。口口好博,口口失之”两项中,后一项的“失之”当是同“小儿好博,答挞及之”对应。即“失”字是“及”字之误。

    关于问语的传承

    两文的问答事项,有一些是同前代或唐代相关文字互有传承关系的。

    如早在《天问》中就有“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又《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张凤所编《汉晋西睡木简汇编》二编中称:“天之高万万九千里,地之广,亦与之等。”敦煌藏经洞发现《晏子赋》也有“天地相去万万千九百九十九里。”

    《相问书》中对应的是:“天地相却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里,其地厚薄,以天等同。……天亦无梁,地亦无柱,以四方云而乃相扶。”

    《国语.晋语九》:“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鼋鼍鱼鳌,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太平广记》卷一〇一《韦氏子》中为“洪炉变化,物固有之。雀为蛤,蛇为雉,雉为鸽,鸠为鹰,田鼠为駕,腐草为萤,人为虎、为猿、为鱼、为鳖之类,史传不绝。”而《对语》中称,“鸡化为雉,居近野泽,狗化为狐,居近丘陵。”

    《左传.桓公一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妓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意思是说,世上的男子都可能做自己的丈夫,生养自己的父亲却只会是一个。这就是古人早期观念中著名的“父母是亲或夫妇是亲”的朴素伦理。与此类似的还有兄弟同妻子谁亲的问题。

    《相问书》:“人之有母,如树有根;人之有妇,如车有轮。车破更造,必得其新;妇死更娶,必得贤家。一树死,百枝枯;一母死,众子孤。将母比妇,岂不逆乎?”实际是把同父母和兄弟相比的两种答案揉合在一起了。《说苑》佚文记闵子骞语:“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隋常得志《兄弟论》就说,“若以骨肉远而为疏,则手足无心腹之用;判合近而为重,则衣衾为血属之亲。”《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刘备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隋代侯白《启颜录》有这样一则故事:

    山东人娶蒲州女,多患瘿,其妻母项瘿甚大。成婚数月,妇家疑婿不慧,妇翁置酒,盛会亲戚,欲以试之。问曰:“某郎在山东读书,应识道理。鸿鹤能鸣何意?”曰:“天使其然。”又曰:“松柏冬青何意?”曰:“天使其然。”妇翁曰:“某郎全不识道理,何因浪住山东。”因以戏之曰:“鸿鹤能鸣者颈项长,松柏冬青者心中强,道边树有骨者,车拨伤。岂是天使其然?”婿曰:“请以所闻见奉酬,不知许否?”曰:“可言之。”婿曰:“虾模能鸣,岂是颈项长?竹亦冬青,岂是心中强?夫人项下瘿如许大,岂是车拨伤?”妇翁羞愧,无以对之。

    《相对语》中项托答语:“虾嘛能鸣,岂犹咽颈长?龟鳖能浮,岂犹脚足方?胡竹冬夏常青,岂犹心中强?”只是把夫人瘿、树瘿一项改变为“鹅鸭、龟鳖浮。”

    《广弘明集》卷十三法琳《辨正论.十喻篇上》引《仙人玉箓》:“仙人无妻,玉女无夫,虽受女形,毕竟不产。”《对语》、《相问书》仿此增加的共有十几项。

    以上对比说明,两文的对答问题是从前代、当代文籍或民间故事中选材,或改变,或增减。编辑思想一是加量,配组排比,二是注意有趣和通俗。

    《对语》中有“龙朔二年”四字,可视为此写本年代。而《相问书》虽有十一个卷本,但书写的年代均是晚唐或五代。仅从事理逻辑仍不能肯定《对语》的创作定型年代为早。但是,上述题材的来源和编辑原则却可为此提供论证。

    《相问书》中“空门无关”等五项为《对语》所无,这是前者增衍繁化。《对语》中“门前穿井,待遇贵客”两项和关于“有私”的一组问答,又是《相问书》所无。这应当是它们的难度较大,或者不够简明通俗,而为后人改编删去。《相问书》有古藏文本,有《小儿论》等近代改编本,其中也没有《对语》多出和未有的这些答问。《对语》也未见他本,仅此一见。这些都说明它的创作定型时代要早。

    《对语》有“云山无石”,言云如山而全非土石。应当说更有巧意匠心,但难度大。又有“特牛无雌”。特牛即公牛,但词义古奥。《相问书》作“土山无石”“孤雄无雌”,都是已改得自然简易。把子羽改变为项托也说明这一点。

    人物和情节的依据

    子羽就是澹台灭明。

    《论语.雍也》中子游向孔子提到他。“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详叙:“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于诸侯。孔子闻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史记正义》引《水经注》:“昔澹台灭明赍千金之壁渡河,阳侯波起,两蛟夹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折蛟。蛟死,乃投壁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壁而去,亦无怪意。”

    子羽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年少、貌丑、有德、有才。但比子羽年轻的同学还有一些。以小于孔子而言,子游小45岁,卜商小44岁,子张小48岁,曾参、颜幸小46岁,公西赤小42岁,伯虔、冉孺、曹邱小50岁,公孙龙小53岁。这些人中不少是很有才学名气的,《对语》选择子羽,显然是丑,老师曾后悔瞧不起他。也就是说,是以“丑小鸭”式而选择他问难孔子的。

    但是这个选择也有不便之处。一是子羽是史传记叙中较详实的,二是他少年时代的聪敏,与孔子问难,史籍无载。而项托“七岁为孔子师”是古代人广为知晓的。其他的事正是因为“无载”,恰巧便于作家肆意编造。于是同子羽的对语便成为昙花一现式的仅知一例,后来被改换为项托。

    人们都遗憾项托史载语焉不详,民间作家却善于见缝插针,捕风捉影,蛛丝马迹都成了灵感源泉,命笔立意的根据。换成项托问难孔子,两个难点都得到解决,实在是舍此无二!一个是就什么具体问题曾经问难过。嵇康《高士传》:“项橐七岁为圣人师。孔子问项橐曰:居何在!’曰:‘万流屋是也。’注曰:言与万物同流匹也。”这分明是说在一次问难之后,曾问及项托的住址。但项托大约是也要当无名名人,并未正面回答。而是特意设了个“万流屋”的谜语,这是个答犹未答的巧谜。嵇康所引的注,不知是何人之注,实际也是注犹未注。它只是解释了易知的“万流”即万物,“同流匹”是自加的无关意思,而回避了难知的“屋”字。今议“万流屋”即:万类共处的一座大屋子,即天覆地载之意。这就像后来《缀白裘》十一集《宿关》中所说的:住支(吾)州脱空县,天涯府里是家园。我父名唤谎员外,母亲赵氏老夫人。要知我的名和姓,云里说话雾里听。”支吾、脱空、谎、赵(吴语词,义为慌),均是不实之义。天涯、云雾,也是渺无边际,不可捉摸。这些都是“万流屋”巧趣语的后世生发。

    《相问书》:“遂乃车避城下道,遣人往问:‘此是谁家小儿?何姓何名?’小儿答曰:‘姓项名托。’”孔子没有当面问项托,而是离开后派人去问。回答的“小儿”可以理解为别的小孩。但下面众多的回答是孔子又回到项托拥土作城之处再问呢?还是别的什么地方?至少要读者思索一下。古藏本文字处理为,在答言“鱼生三日,游于江海”一意之后,孔子问道:“孩子啊,你是哪家的?你的姓名是什么?”回答是:“我没有姓名。”从而又引出孔子再问什么人没有姓名’什么山没有石头等。答语的结句又是,“我也是如此,没有姓没有名。”细细推敲,这一组答语共同之点是,云山、泥牛、枯树等都是单一性,无所谓雌雄交配性的。“我也是如此”,因而无父姓可承,因而也无名。这或者是寓含项托是天地精美的化身吧?前文言,“与万物同流匹”虽未照应“屋”字,倒是与藏本文此意相一的。

    明代《小儿论》中,“鱼生三日”意后又说,孔子问:“汝居何乡何里?何名何字?”回答是:“在敝县贱里,姓项名托,尚未有字。”《小儿难孔子》中完全相同。“敝乡贱里”,也是虽答而实未回居处的。它们都与“万流屋”相承。

    对于史料中原有的“居何在”之问,《相问书》把它淡化而变成问姓名,从而一笔带过。对项托为孔子师,使用后世众多的智力测验性问答来填补它的空白。

    难点之二,作者不欲仅此而已,还想对项托其后的情况作个趣说,以填补人们的悬念遗憾,他便由问居处来移花接木。史料多言项托夭亡,却不知几岁时因何而死。作家是好事者,便敷衍成:孔子问居处,是为了妒杀他。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民间作家写历史人物是非常善于使用各种史料的。

    《三国志.魏志.杨卓传》注引《列女传》:“夫项橐、颜渊,岂复百年?贵义在耳。”仅言短寿。《抱朴子.内篇.微子》:“愚人复以项托、伯年辈,谓天地之不能辨臧否。”又,《塞难》:“天地不能使项、杨无春雕之悲。”又,《抱朴子内外篇.自叙》:“故项子有含穗之叹,杨乌有夙折之哀。”《弘明集.正诬论》:“颜、项夙夭,夷、叔馁死。”《颜氏家训.归心》:“项橐、颜回之短折,伯夷、原宪之冻馁。”都是感叹项项托早亡。《双槐岁钞》言“十岁而亡”,唐时当有同说。于是作家便“狠心”地让他就死在孔子问难之后。其实作家心仍是善良的。民俗在“大器晚成”之外有一个平行互补的心理或说法:早慧多早亡。基于感叹补偿心理,民间有神祠就是顺而成理的。

    智力测验型的问答

    本文前面对比了一部分答问事项的传承,我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体性的,即有确定的道理或答案,如母亲和妻子谁亲。一类是没有确定道理,或者本不存在那个问题,如狗变为狐,鸡变为雉。天地间的距离本是实体性的,但古人不可能有科学的认知,九万九千里云云的答案也并非正确。《对语》《相问书》中其他问题,多数属于后种情况,这关系到对孔子形象的理解,却是研究者未曾注意,因而需要分析的。

    第一组问答为何不戏,只表现项托懂道理,这不是知识,也仅是文章的引子。第二组所谓车应避城或城应避车,也不是知识性的,只是把玩耍的土城能机智地当作实际的城,有从虚见实的思辨。

    第三组中,鱼生三日会游,人生三月识父母,可以说是实体性的。而兔生三日,盘地三亩;马生三日,赶上其母,便是不真实的了。又如土山无石、井水无鱼、木马无驹等是真实的,而空门无关、枯树无枝也是不真实的。

    有的答问本是有某种不妥的。萤火本是萤光,并不是火。屋上的松木椽、床上的蒲席、门上的苇帘,不宜说屋上长着松,床上长着蒲,门上长着苇。牛郎、织女是夫妇,雷公有电母,灶神有灶婆,土地爷也有娘娘。但是,说萤火无烟、屋上生松、仙人无妇,仍让人感到一种趣意的机巧。问题本身是不周密、不恰当的,可以否定,也可以是全面而详细的回答。一般人按照正常思维,感到问题古怪,一时语塞。这些问题正是基于一定的表达巧意,有意牵强附会,懵人难人。可是少数思维机敏灵活的人,便能在瞬息间感到它们的不正常性,按“将错就错”的思维,曲意附就。于是别人百思莫解,他却能绝处逢生,脱口而答。

    总之,这些问题全不是一般的知识、学问,而是一种智力测验性的偏题、难题、怪题、巧题。它们反映着只计一点不计其余,以奇为正、将无生有,故作玄虚、强词诡辩、将错就错、反客为主之类的机敏思维。

    这种情况可以同《世说新语.言语》中一些聪敏儿童做对比。这种答犹未答,就谨严诚实来说,是有害而不可取的。但在特殊情况下,要有意支吾,虚作周旋,“王顾左右而言它”,免得语塞、冷场、尴尬,却也是一种巧智灵活。项托“孤雄无雌”一项答语,也是如此。

    所以,从实质来说,子羽或项托同孔子的问答,仍然是前代这一类智力测验型材料的继承、汇积和改编。成为骈连系列,更加空灵新巧,是它们的特点。这正是两篇文章受人喜爱、更易为成人喜爱和欣赏的原因。

    主题和意义

    明白了问答的实质趣意在于称颂机敏巧慧的应辩智力,则褒誉是双方面的。答得好,是因为问得好,题目设计目的不是实际知识和它的数量,而在智力的质量。这也是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所以本文前部分中孔子的形象仍然是一位高明的教师的正面歌颂形象。这就把“项托七岁为圣人师”的单向性素材加工为双向性,丰富了它的内涵。这是形象和主题的新在,可以说是孔子发现了项托。所以,也就是说本文也记叙性表现了孔子谦虚和爱才。这与两小儿辨日、请教九曲珠穿线等故事的旨向不完全一样。对于日的远近,孔子不能决裁,不知九曲珠怎么串在一起,这就要说明世界是广阔复杂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孔子也不知的,而妇人、小孩或有一得。但子羽、项托问答中并未纳入此类。何以不戏、不博,是孔子的反问,不是自己不知道。“夫妇是亲。生同床枕,死同棺椁,恩爱极重,岂不亲乎?”也是故作错说,以试项托,不代表老师的认识。这些问答没有扬项托抑孔子的因素。

    大量的历史文物证明了唐代的儒学文化沾润着新疆地区。《对语》的出土反映了唐代新疆对孔子和项托的敬重和亲切感。才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他们的认识和感情。《对语》很是在新疆创作的,可能就是新疆群众的作品。在新疆广为流传的《阿凡提的故事》,虽是成人智慧类型,与古代晏子故事相类。这从一个侧面透露着对项托称颂的《对语》很可能是在新疆作的古代智儿故事,与《阿凡提的故事》恰是古与今、历史人物与创作形象相配成对的。

    (原载《新疆文物》1999年第2期)

    补言

    对“特牛无雌”句,我原来解释为:“特牛即公牛,但词议古奥。《相问书》作‘孤雄无雌’。”是不够细致的,因为“公牛无雌”即公牛不是母牛。这便是大废话。这个“特”另是副词“只”的意思。而“牛”则应另是指男性生殖器的意思,即民间说的“牛牛”、“牛把子”。是以耕种收获比喻**传种接代。所以把男性生殖器比喻为“牛”,把女性生殖器比喻为“田地”。“只牛无雌”即:只有男性生殖器,也就是没有女性生殖器。这也与《相问书》作“孤雄无雌”一致。这仍然是废话式的表述,但机关在于要把容易理解成偏正结构的“特牛”,正确别解成动宾结构:只有牛。又要思辨出“牛”不是常议。今语“光棍”指没有妻子,其实也正就是说“只牛无雌”。所以这句话也说是《对语》在语言学的文献价值:在初唐唐高宗时,新疆吐鲁番阿斯地区汉语有这样的性语言。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修仙高手混花都一号红人无相仙诀校园绝品狂神神级龙卫狼与兄弟

刘瑞明文史述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人人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瑞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瑞明并收藏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