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刘瑞明文史述林 > 杜甫笔下崆峒山

杜甫笔下崆峒山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人人小说网 www.rrxs.net,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崆峒山古负盛名,引得许多诗人吟咏。

    杜甫虽未到崆峒山,他的名诗**说到崆峒山十一次,他的这些名诗又宣传了崆峒山。因此,这些诗也是崆峒文化的组成部分。

    杜甫笔下崆峒山不全是平凉的崆峒山,也有其他含义。这些诗也联系到诗人的经历坎坷。我们平凉人对这些诗自然感到亲切,愿知其详而欣赏。旧注对这些诗“崆峒”的所指未必确切,对诗意或有疏忽,作为崆峒山主人的我们,则可以理解辨析得完善而深入。本文据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对这些诗作些解说,给读者提供方便。每诗标出卷次。所引若是全诗,题目前加“全诗”二字;其他的都仅是节摘含“崆峒”名的部分诗句。

    杜甫笔下崆峒山,有两种不同的所指。

    第一种,多数是指平凉的崆峒山。

    卷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翠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拆,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缘,川广不可越”

    杜甫34岁到长安谋职,他参加了选拔考试,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一概不取,反而汇报说,全无人才,已经是野无遗贤了。他又向玄宗献了三大礼赋,受到玄宗称赞,示意录用,李林甫也阻挠而罢。“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这是他写当时贫困。在长安谋身近十年,到40岁时才当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是军械库的保管。他高兴得到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寄寓的家眷。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痛定思痛,杜甫写了此不朽诗篇。“朱门”一层是他自己与沿途所见的人民苦难现实;“泾渭崆峒”一层更表示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心。北辕就泾渭:乘车北行,来到泾水汇入渭水的渡口(在昭应县即今临潼县)。河水汹涌,桥梁败坏。顺泾水遥望西天,我心里不由产生疑团:那那高参云汉,是撑天柱的崆峒山,真恐怕它断折呀!

    林庚等《中国历代诗歌选》等都注解说此诗的崆峒山在岷州,这应不确。因与泾渭都无关。又,泾水从崆峒山而来,这是没有什么可“疑”的。解释者都疏忽这个“疑”字,也避言天柱折是指什么而言。崆峒指高山,是从黄帝到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典故而来的词义。

    卷十六《夔府书怀四十韵》开头说:

    “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扈圣崆峒日,端居潲澦时。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此诗是大历元年杜甫55岁时回忆坎坷之作。天宝十四年杜甫被任河西尉,他未接受。安禄山叛乱时,他转向灵武,投奔肃宗,但被叛兵抓住。他又逃出,才追到凤翔。他那“麻鞋见天子”的忠诚感动了皇帝,给他左拾遗的官职。拾遗就是咱们平凉俗语所说的给人拾鞋带,把皇帝忘记的事给他提一下。这时杜甫已经45岁。这就是“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他后来又

    辞官而入蜀。这就是“端居滟澦时”。“萍流”两句:我是水上一叶萍草,是那不成材的臭椿树,却仍然得到了皇帝的恩慈。“樗散”是不成才的典故词《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人间世》:“散木,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门户则液滿,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

    “扈圣崆峒日”:我那时要经崆峒山,去跟随圣驾。唐肃宗由长安到灵武即位,要经过平凉崆峒。实际上,唐肃宗正就在平凉龙隐寺住宿。仇注:“公未尝至崆峒,而云扈圣崆峒者,以肃宗自平凉而至,崆峒在其地也。”《旧唐书.肃宗纪》说唐肃宗由长安到灵武即位,军马衰弊,因平凉有养马监,补充了许多马匹,才军容稍壮。

    卷六《洗兵行》: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杖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自注:“此收京后作。”即安史之乱被陷的京师收复后所作。清海岱,指郭子仪收复华山以北;思仙杖过崆峒,指希望肃宗仪仗从灵武经平凉返回长安。仇注引《括地志》:“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凉县西四百里。”朱注:“肃宗自马嵬经彭原平凉至灵武,合兵兴复,道必由崆峒。及南回也,亦自原州入,则崆峒乃銮舆往来之地。”

    卷八《青阳峡》:

    “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花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漠。”

    肃宗乾元二年(759),关内大旱,小小官职不能养家的杜甫抛弃了官职,举家流浪到天水一带,沿途写了一组诗歌,这是其中一首,青阳峡在天水南面。吴岳指陕西汧阳郡吴山。《旧唐书.礼仪志》:“肃宗至德二年春在凤翔,改汧阳郡吴山为西岳。”视吴岳,表示对他所来的东面即长安的怀念。后两句隐约感愤自己的抱负:我的未遂的壮志比华山莲花峰还要高,它就像北面崆峒山那样薄及云天(日薄西山的薄:距离极近)。崆峒山仍然突兀,为游人所趁;我现在却只能感叹那凌云壮志已经溟漠。诗人认定了功名与自己无缘。仇注:自陇坂说到青阳,乃借众山以形其突兀。莲花峰在华山,崆峒山在岷州。但此解是不确的。画龙点睛,一锤定音的是“崆峒薄”的感叹,而不是说青阳峡,峡也无所谓突兀。岷州在天水西南,平凉正在天水北面。充分可证“北知崆峒薄”是平凉的崆峒山。

    卷三《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结尾说:

    “未为珠履客,已是白头翁。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一作腰间有)长剑,将欲依崆峒。”

    杜甫42岁作此诗,还没有固定的官职。名将哥舒翰能任用提拔文才,杜甫想投靠哥舒翰,参谋军事。“壮节初题柱”是初有壮志的典故。汉代司马相如赴京师谋展才能,离成都时题升仙桥柱:“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后来衣锦还乡,乘四匹马拉的驿站的传车过此桥。“军事留孙楚”是自命不凡的典故。晋代孙楚是石苞的参军,初来报到时说:“天子命我,参卿军事。”行间识吕蒙,意思是:从兵士行列中提拔吕蒙为军官。当时有道是:“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名言就是吕蒙说的。依崆峒,犹如说依天。依天抽宝剑,即指天高任鸟飞的大显自己问才。后来林则徐被充军新疆途中有《出嘉峪关感赋》:“东西尉侯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也是说崆峒山高接天。

    仇注引《旧唐书》:“陇右道岷州溢乐县有崆峒山。”但哥舒翰司令部在武威,这里并没有崆峒山。溢乐县也就是临洮,也没有崆峒山。旧注把“依崆峒”理解为依靠哥舒翰,但崆峒不能指哥舒翰。依靠哥舒翰的意思是由题目及全诗表达的。否则,杜甫向哥舒翰说他有长剑,岂不是班门弄斧?

    卷五《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宗庙尚为灰,君臣倶下泪。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杜甫47岁在凤翔作。时安禄山占领京城,杜鸿渐为河西节度使,聘任杜亚为从事。“崆峒地无轴”,是“地轴崆峒无”的倒装:地上顶天轴的崆峒山没有了。即以天柱折断指西北天塌。崆峒,指入云霄的高山。仇注:“崆峒、青海,皆河西节度统之。”解释不恰切。“崆峒地无轴”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意思相同。

    卷十五《近闻》全诗: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渭水逶迤白日静,陇山萧瑟秋云高。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似闻赞普更求亲,甥舅和好应难弃。”

    不敢侵临洮,指前线战争结束;崆峒句指内地人心安定。朱注:“崆峒有三,此与五原并举,当指平凉者言之。五原,今榆林地。直长安西北,与灵州接壤。先是仆固怀恩自灵州合吐蕃回纥入寇。今吐蕃败走,故崆峒五原皆无事也。”

    卷二一《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之三开头:

    “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

    安史之乱结束,杜甫56岁作此诗。再过两年诗人就离世了。赵注:“崆峒在西郡之西,昆仑又在崆峒西极之西。”

    第二种,以下各诗的“崆峒”,都指西面边境,即那时的前线。

    卷二《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开头说:

    “崆峒小麦熟,吾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高三十五,是诗人高适,时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兵曹。诗是想通过高适向哥舒翰致意,希望麦收期间前线不要作战。《旧唐书.高适传》:“客游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黄希曰:“《寰宇记》: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三。一在临洮,一在安定,一在汝州。黄帝问道之所专,指汝州。此当指临洮。盖河西节度治梁州,而洮凉在唐并隶陇右。”《唐志》:“崆峒山在岷州,积石军在廓州,廓去岷不远。”岷州即临洮,虽也是前线,但无崆峒山。是后来人把临洮的马寒山误说成崆峒山。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临洮府马寒山”:“其山绵亘数百里,势极高峻,虽炎夏冰雪不消。亦名马衔山。……山北去兰州六十里。”《临洮府志》:“崆峒据马衔之顶,俗曰空头山。”空头山的名义不知,或许是说山的头即顶高达天空。但这只是指顶峰,而山整体名叫马寒山。马寒山可能是大寒山的意思。马路的马:大。《宋史.吐蕃传》:“大中祥符七年,曹玮言唃斯罗率马衔山等羌兵至伏羌砦。”用的就是马衔山名字,而不是崆峒山。清秦维岳《马衔山》诗:“名镇崆峒古,缘何误马衔?”由“空头山”附会为“崆峒山”应该是迟迟到明清时代了。一般的县府志都是明清时代编纂的。此前没有把临洮的马寒山说成崆峒山的。

    卷三《寄高三十五书记》全诗:

    “叹息高生老,新诗日又多。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杜甫42岁作此诗。“主将收才子”,指哥舒翰任用年过五十的高适任司令部书记,高适可以大展文笔才华。“崆峒足凯歌”:高适必能把西北前线的捷报写得锦上添花。今日读杜甫此诗,使我们平凉人最关情的是,“崆峒足凯歌”正代表我们的雄心壮志和连连的成绩。

    卷十六《壮游》:

    “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

    杜甫54岁作。“河朔”两句回忆安禄山起兵,玄宗幸蜀。崆峒指西面边境。朱注:“崆峒在西,少海在东。言东西用兵也。”正确。

    卷三《赠田九判官梁丘》全诗: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宛马总肥秦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倾渔樵?”

    杜甫42岁作。哥舒翰讨伐安禄山,任田梁丘为行军司马,后又推荐田九任渭州陇西县令。杜甫羡慕田梁丘逢时遇主而赠诗,也希望田梁丘向哥舒翰推荐自己。“河陇降王”指天宝十三年吐谷浑苏毘王款塞,“使节”指诏哥舒翰接应。崆峒使节上青霄:是“青霄使节上崆峒”的倒叙。崆峒指前线,青霄即青天,此指天子。阮瑀是陈留人,曹操任为军谋祭酒,主持文书工作。杜甫以渔樵指自己还是没有职务的山野老百姓,希望哥舒翰能垂意。杜甫这几首希望援引自己的诗,都提到历史上有名的被重用的人才,对他们有无限的羡慕。

    杜甫的诗被评为“史诗”,杜甫写到崆峒山的诗,都与安史之乱相关。这也是崆峒文化的一个具体的蕴涵。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则有虹霓为钩带者,入自于东。揭苍茫,履崆峒。”是说虹霓在崆峒山向唐太宗展示祥瑞。仍然是指崆峒山高接云天。

    四川《十八扯》民谣的两点研究

    《成都方言词典》:“十八扯:流行于成都地区的一种民谣,常常是把一些互不相干、不可能发生的事硬扯在一起,以娱听众:你唱个十八扯来听一下嘛!”可惜没有介绍具体例子,不能使读者来欣赏它的“怪味”。

    其实四川这种歌谣并不只是成都才有,例如三台县也有,也叫做《扯白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丛书中的《三台县歌谣资料集》中有两首。一首是《你说扯白就扯白》:“昨日去赶场,遇到个大老爷,年纪不过十一二,头发胡子完全白。我们并排走,街上他请客。客人不算多,只有两三百。先喝一台酒,喝了三年另六月。你那话在扯白,你说扯白就扯白。鸡罩扣蚊子,个都跑不得。弯刀打豆腐,崭了八个缺。牯牛下个儿,三天就犁得。灯草做纤索,一天犁到黑。正月初五端阳节,幺妹来拜节。提个空提篼,打发钱二百。二月正立冬,三月重阳节。四月初一过大年,五月立春下大雪。六月气候非常冷,一天烘笼子离不得。七月春风吹大地,八月正好砍大麦。九月正立夏,十月天气好炎热。冬月穿单衣,扇儿离不得。只有腊月好,十五晚上好赏月。”另一首是《十八扯》:“正月里来是农忙,老婆婆下岩去载秧。田头好像是平路,整得一身稀泥浆。二月里来是端阳,穆桂英大战生辰纲。美国兵淹死在高山上,曹操兵败太平洋。三月里来正立冬,獅子马灯和彩龙。鼓乐雷响惊天地,街头巷尾闹哄哄。四月里来是中秋,赵尔丰吊死在望江楼。胡敬德大战盐市口,孟姜女哭倒北门楼。五月里来是重阳,漫山遍野菊花黄。秦香莲舞起了金箍棒,降妖就在那飞虎岗。六里月里来小阳春,我儿子读书很得行。三年读了本《百家姓》,官府说他真聪明。七月里来是清明,张生大战扬州城,瓦岗兄弟解围困,宝钏苦守在望江亭。八月里来闹元宵,恩爱夫妻去登高。晴天路滑不好走,强盗见财他不要。九月里来是中元,家家户户祭祖先。孙二娘告了梅乌县,告他不该当县官。十里月来李花白,天宫降下一贵客。若要问他名和姓,五官四肢都没得。冬月里来里炎热天,八十公公穿汗衫。歌声娓娓暴风雨,柳眉杏眼像胖官。腊月里来是小满,投江自杀胡宗南。王张江姚最阴险,含冤叫屈武则天。”

    这种歌谣并不只是四川才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名字或不同。下面举些例子,对一些词语顺便在括号中解释词义。

    陕西白河县《颠倒歌》:“山上萝卜吃了猴,河边麦子吃了牛。花花公子撵花狗。奴在房子脚抱手。外面来了客咬狗,手咬石头血长流。公鸡生了双黄蛋,犍牛下个黑母牛。”

    上海:“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子侬格(你的)肉,还子侬格壳。”

    湖北《倒唱歌》:“倒唱歌,唱倒歌。河里石头滚上坡,先养我,后养哥。爹讨妈,我打锣。家公抓周我捧盒。我走舅爷门前过,舅爷在摇我家婆。”

    另一首《唱倒歌》:“唱倒歌,倒唱歌,鸽子进了燕子窝。鸡蛋碰破石头角,老鼠咬了猫子脚。板凳爬上墙,石磙飞过河。先生我,后生哥,妹妹先把十岁过。接我的妈,我打锣;生我的爹,我抬盒。我往家家(外家)门前过,看见舅舅摇外婆。”

    江苏《反唱歌》:“反唱歌,倒起头,我家园里菜吃牛。芦花公鸡咬毛狗,姐在房中头梳手。老鼠叼着狸猫走,李家厨子杀螃蟹,鲜血淹死王三姐。”

    又,“石榴树,结樱桃;杨柳树,结辣椒。吹的鼓,打的号,抬的大车拉的轿。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小鸡叼了个老鹰,老鼠捉了个大咪猫。你说好笑不好笑?”

    洛阳《说白话》:“说白话,道白话,月里萌芽(婴儿)做庄稼,白菜能长碾盘大,萝卜能长丈七八。蝇子踏得锅碗响,老牛卧在鸡架上。”

    苏州《谎山歌》:“月亮亮堂堂,贼来偷酱缸。哙人看见的?瞎子看见的。哙人听见的?聋子听见的。哙人捉住的?跷脚捉住的。哑子念心经,聋子隔壁听。跋子往外逃,瞎子到处寻。”又:“一支山歌乱说多,油煎豆腐骨头多。太湖当中挑野菜,大尖顶(东洞庭山主峰)浪(上)摸田螺。摸格田螺笆斗大,摆勒摇篮骟外婆。”

    《十希奇》:“一希奇,红婴小妞着地飞。二希奇,麻雀踏杀老母鸡。三希奇,三岁弟弟出牙齐。四希奇,尼姑庵里讨女婿。五希奇,烧火婆娘趺勒(在)烟洞里。六希奇,六十公公困(睡)勒摇篮里。七希奇,七石缸(装七石水的缸)炖勒酒杯里。八希奇,八仙桌放勒袋袋里。九希奇,黄牛跌杀脚盆里。十希奇,瞎子双双去看戏。”

    江苏吴江《十希奇》:“一希奇,黄牛吊煞烟囱里。二希奇,染布架子搭勒鸟笼里。三希奇,三层楼上小姐要出三眼须。四希奇,师姑庵里讨女婿。五希奇,和尚要载丈母居。六希奇,六人桌匿勒瓶袋里。七希奇,七石缸同在碗盖里。八希奇,八十婆婆坐勒坐车里。九希奇,蝈蜢要吃大雄鸡。十希奇,厨师老爷沉勒汤罐里。”

    山东沂南县儿歌:“小孩子语儿实难熬,蚂蚁过河踩断桥。东西桥,南北走,听着庄儿里人咬狗。拾起狗来去打砖,一溜土莖高起天。天打了,地转了,一溜莖土不见了。”

    《长沙方言词典》:“扯白歌:流传在湘中、湘北一带的民歌,内容大都是编造一些不合情理的事物,显得风趣、幽默。各地歌词大同小异,长沙有这样的歌词:无事唱只扯白歌,风吹石头滚上坡,麻雀子窝里生鹅蛋,先生我来后生哥……”

    哈萨克族有《谎言歌》:“蔚蓝的大海里有个酸**泉,洁白的酸**汩汩喷涌。海面上住着一位八旬老翁,每天坐着树叶把酸**运。我不小心掉进了月球,月亮被我撞了一个豁口。我用马**把豁口补好,又来到神仙的茶房饮酒解忧。”“我们村子用羯羊奶当茶,妇女用**把屋子洗刷。我用奶皮铸成了小刀,从奶汁中捞出了苍蝇的银发。”

    《金元散曲》载无名氏《梧叶儿.嘲谎人》:“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清代《两头忙》:“说南乡,道南乡,南乡有个王家庄。王家庄上有个王员外,他家有个六姑娘。正月做媒二月娶,三月里生个小儿郎。四月爬,五月走,六月叫爹又叫娘。七月送在南学把书看,八月开始讲文章。九月上京去赴考,十月得个状元郎。十一月领凭去上任,十二月告假回故乡。三十得了病,到晚也就死他娘。明公要问什么话,起名叫做两头忙。”

    清代《白雪遗音》卷二《颠倒语》:“十冬腊月秋蝉叫,五黄六月雪花儿飘。太阳出来把纱窗照,到五更,架上的金鸡方睡觉。梨树开花,结下了樱桃。笼鹌鹑,站在树上把喜报。想迷了心,八月十五把元宵闹。”

    可见这种歌谣历史较早,是有普遍性的,而且连具体内容与文句也往往大同小异。这种歌谣的显著特点是大量排比完全不可能有的事为,而且题目中的“白”、“谎”、“颠倒”就明白地点明这个情况。这就与一般文学作品大为不同。那么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种歌谣从实质上说,是儿歌,是一种特殊的启蒙儿歌。用寓教于乐的趣味,用从错误学习的方法,用非常明显的事实性的错误,使他们潜移默化而警惕:竟然会有如此严重的错误。它们实际上包含了心理学、认识论的道理。也符合逻辑学“归谬法”的特殊论辩方法:把错误集中而放大。

    与各地这种歌谣比较起来,四川三台县的《十八扯》更有新的特点。除了篇幅长以外,就是更切合四川的历史、地理,如说到赵尔丰、胡宗南、盐市口、望江楼的人名与地名。赵尔丰、胡宗南是近代历史人物,这又说明四川的这种歌谣也随着时代而添加新的内容。又如“美国兵淹死在高山上”,应当是形成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而“王张江姚最阴险”则应当是形成于“四人帮”被揭露和垮台时期。

    以上是我的第一点认识。第二点认识,是从四川的《日白歌》还可以对语言研究受到启发而解决一些疑难。

    《成都方言词典》:“曰诀:用粗话谩骂。”对“诀”字标同音代替号。“曰怪:1粗俗话,表示奇怪、吃惊。2说坏话。”这两个词中的“日”字用得奇怪,不能知道是什么意思,词典也避难而没有解释。我以为,“诀”是“厥”的别写,如“大放厥词”中。“日”是“实”的谐音。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实际是状语,表示程度甚。

    成都的《十八扯》也叫《扯谎歌》、《颠倒歌》、《日白歌》。同词典,“日白=日壳子:1闲聊。2夸口,吹牛。”“日白谎:吹牛,撒谎。”“日白匠:指爱闲聊、吹牛的人。”对“曰”字也避难而没有解释。按,“白”应是形容词,指错误、假的。也就是“写白字”的“白”。“日”也是“实”的谐音。日白:实在错误的。“曰”不是名词,而是“**”的别字,因为民俗语言往往用指**的语素组词,来传示否定、鄙夷等情感语气。

    其他方言中也有这种含“日”字的词语。如《太原方言词典》:“日怪:奇怪。”“日脏:脏。”“日能:善于算计。”“日哄:哄骗。”“日噘:破口骂。”这些“日”字也是“实”字的谐音。因为看不出它的意思,所以会被解释成词头,实际是错误的。如《忻州方言词典》:“日:1亵词,有时写作‘**’。2词缀,用来构成动词或形容词,大都含有贬义。”所谓词缀的例子有:“日怪:奇怪。”“日噘:大声斥责。”“日脏:肮脏。”“日能:能干。”“日哄:哄骗。”《银川方言词典》:“日:前缀。可构成动词和形容词,大都是贬义的。”这些“日”都是“实”的谐音,作状语。因为是贬义,所以特意用指**的“日”字传示感**彩。

    可以对比,《西安方言词典》:“失:(男女)交合。”字标同音代替号。按,“失”与“实、食、射”都同音异调,而都可成为谐音理据。以“日”指**,实际一般都是“实”的谐音而避讳说法。动词语素,指填入、塞入。成都话也是如此。

    《西安方言词典》还有这样的词条:“失机:非常着急。”“失噘:责骂。”“失蹋:糟蹋。”“失鬼:捣鬼。”“失弄:捉弄。”各词条的“失”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按,“失”字都是“实”字谐音,与所谓“日”是前缀的情况相同。各词的意思就是:确实急、实实在在地骂、实在捣鬼、确实糟蹋、确实捉弄人。西安话“日”与“实”不同音,所以不能谐音。

    借助对成都《日白歌》的辨析,才把所谓词头的“日”庐山真面目弄清楚了。

    (原载《成都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修仙高手混花都一号红人无相仙诀校园绝品狂神神级龙卫狼与兄弟

刘瑞明文史述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人人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瑞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瑞明并收藏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