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刘瑞明文史述林 > “七七”祭的由来

“七七”祭的由来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人人小说网 www.rrxs.net,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我国各地普遍的丧葬习俗,成人,特别是父母辈亲人死亡埋葬后,每隔七日要奠祭一次,连续到第七个七日即第49天为止。俗称“七七”,文献中叫“七七祭”或“七七斋”。

    亲人刚死之后,悲哀深切,频频祭奠以寄怀念,也是情理的事。但为什么要以七天为周期,又连续七次呢?许多人不知道理何在。

    “七七祭”是佛教理论对我国丧葬民俗的影响。古时的人曾普遍希望、也相信人死之后能再转世为人。佛教利用这个心理,设计了一套理论,说生死轮回不断,可以再生为人,甚至可以升天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只有戒恶行善的人才有这种善报,作恶多端的人不仅不能升天,不能再世作人,还要在地狱永当饿鬼,或者变为各种畜生受惩赎罪。

    以上仅是理论大纲。人死时善恶已成事实,就是恶人也无可挽救,只好听之任之了,亲人也无能为力。善于灵活宣传的佛教理论,于是又有补充的说法,给死者与活者一线希望。

    补充说法是:人死后地狱中先要审查生前的善恶,才能作出判断。这个审查阶段叫做“中有”,也叫“中阴”。意思是处在今生结束、下世未定的暂时性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死人形体、生活完全同于在世时期,还要饮食,只不过是闻饮食的香气罢了。这个阶段短则几天,长则49天。每七天为一个小阶段。每个小阶段中,不仅要审查判定能否转世,就是可以再世为人的,也要寻找投胎的地点和人家,即也有因缘机遇的问题,这叫“生缘”。

    还有一个补充:即令死者有罪,只要亲人在“中有”期间广作善事,敬佛、念经、设斋、布施等,也可以为死而有罪的亲人赎罪,让他再世为人。

    唐代玄奘翻译的佛经《瑜伽师地论》是这样说的:

    “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有得生缘,即不决定。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以后,决得生缘。”意思是说:死后如果没有得生的缘由,就要在地狱先停满七天;如有得生的缘由,也不一定要停七天。第一个七天不能得生,就要七天七天地停下去。停满49天,一定会有得生的缘由。如此,佛教就同自己所说的恶有恶报的根本理论发生了绝大的矛盾。只要恶人亲属给他设祭、行善,也可以再世为人。

    原来佛教的这个补充,不惜与基本理论矛盾,目的不在于给恶人作补救,他们也知道地狱的惩罚和再世为人都是假的。他们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由此信佛敬佛,出钱出力修寺、塑佛像、向寺庙捐布施。让僧人们更好地过寄生生活。由此可见“七七斋”的虚伪性。

    一般的信佛教的人、众多的有迷信思想的人也不懂得佛教的上述“中阴”和“生缘”的理论,只是出于奠祭亲人的朴素感情,也就接受了所谓每七设祭的形式,逐渐成为葬礼的习俗。如果用上述理论来对照,只给亲人设祭,不敬佛,不给寺院捐布施,也达不到“广造众善”的要求,已死的亲人不会最大限度地得到好处。还有更不好的一种情况,即只有作恶多端的恶人才最需要七七设祭。如此,凡是七七设祭最认真、规模最大的,也就意味着所祭的亲人生前是罪恶最大的。这却是设祭者没有想到的事与愿违的情况。

    现在很多人对七七设祭既不知道佛教的这种理论,知道了也不愿相信,因而只是在家内祭奠。这可以说已不是佛教意义上的七七祭,不全是迷信,主要是寄托怀念之情。如此,还可以再由此对此葬俗改进一步。比如家祭不一定要按“七”“七七”的日子。事实上在这样的日子,家里人或主要亲人也有工作或生活上重要事情不便耽误的。又比如,可以改用其他更有积极意义的方式。例如可以完成死者生前未能完成的有益的事。死者家庭有困难,亲友可以给以具体帮助。总之,尽量摆脱旧时迷信的影响、旧时的形式,使怀念和祭仪更有实际意义些。

    对于“七七”的道理,还有两种解释。

    清代学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七七》:“丧家七七之期,要皆佛氏之说,无足深考。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复也。祭于来复之期,即古者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灵气。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复,即不复矣,生者亦无可如何也。此说最通。”所谓“一阳来复”指的就是古语“七日来复”,即在七天内,阳气逐渐消失完,完全成为阴气。亲人希望死者还有一定的意识而可再向他们显现。一直到49日都没有现魂,也就只好结束设奠作祭了。

    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或问:‘人死每过七日,则作佛事,谓之做七,何欤?’曰:‘人生四十九日而魄生,亦死四十九日而魄散。’曰:‘假如人以甲子死,则数至庚午为一七。甲,木也;庚,金也。金能克木,午又冲子。谓之天克地冲。故遇七日而散,至七日而散尽也。’曰:‘然则做佛事亦有益欤?’曰:‘此俗尚也,愚夫愚妇之所为也。’见徐复祚《村老委谈》。”

    这另是用中国古有的五行说法作解释。古人勉强的区别依附于人体的精神、精气叫“魄”,可以游离人体的精神、精气叫“魂”,人死魂仍有,而魄渐渐消失,或说四十七日完全消失。消失是五行相克的结果。按五行说法,每隔六天的日子,按干支记日法,后者是克妨前者的,如庚日对甲日,午日对子日。这样七个周期后,魄就散尽,死者全然没有精气。这实际也是上一种不会显灵返魂的说法。

    这两种说法自然也都是没有道理的,但都认为佛教的说法没有道理而另作解释,试从人死的变化和亲友的愿望作解释。

    七七斋的欺骗性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看出来。《佛说十八地狱经》说,人死后各有释迦牟尼等七位佛依次在每个七日内超度亡魂。以后百日、一年、三年、七年、十三年、三十三年内,都有专佛超度。这与七七日内才有转世托生的因缘说法又不一致。民俗百日祭、周年祭、三年祭等就是这么来的。

    更奇怪的是,佛教还提倡人生前为自己做求超度的“七斋”,这叫“逆修斋”、“生七斋”、“奇库钱”。

    初唐民间诗人王梵志一首诗说:“家口总死尽,吾死无亲表(哀)。急首卖资产,与(预)设逆修斋。托生得好处,身死雇人埋。钱遣邻保出,任你自相差。”是说有一位佛教徒,家中死得只有他一人了。他便急急忙忙地把家产卖完,用来提前请僧人为自己设斋超度。他心中说:我预先尽所有钱财超度自己,死后可托生到好处。哪怕死后一钱不馀,总有邻居出钱雇人埋我。可见佛教把人的自私自利心充分引诱出来。“逆”有预先义。逆修斋,就是预先为自己做七七斋。

    佛教《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中用答问方式说,一位叫普广菩萨的小佛发问:“未终之时,逆修三七,燃灯续明,悬缯幡盖,请召众僧,转读尊经,修诸福业,得福多否?”如来佛回答:“普广,其福无量,不可度量,随心所愿,获其果实。”

    《佛说阎罗王授记劝修生七斋功德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预修生七往生斋者,每月二时,十五、卅日。……若是生在之日作此斋,名为预修生七斋,七分功德,尽皆得之。若没亡以后,男女六亲眷属为作斋者,七分功德,亡人唯获一分,六分生人将去。自种自得,非关他人与之。”预作七斋,要坚持每月十五、三十日各一次。而且更为有重要关系的是,生前自己为自己超度,全部功德归自己。死后由亲戚设七七斋,亡人只能得到七分之一的功德好处,另外的七分之六是归于设斋的亲戚自己。

    由此,我们终于豁然大误:佛教倡说七七斋,完全是调动了亲属为自己利益着想的自私自利,至于超度死者,只不过是个遮掩而已。醉翁之意不在酒。无怪乎古代人对七七斋那么重视而普遍。以至习俗流传到今,虽然现在的人已不知那七分之六与七分之一的区别秘密。

    预作七七斋的一种具体项目是烧纸钱,叫“寄库(钱),是说早早把钱寄存在地狱银行中,可为自己消罪,以免死亡。这无疑等于说,杀人、奸淫等都不怕死后惩罚,只要有纸钱早烧,不但免罪,而且免死。这简直是纵容人大胆作各种坏事。

    《佛学大辞典》“寄库钱”条,引名僧龙舒《净土文》:“予遍览藏经,即无阴府寄库之说。奉劝世人,以寄库所费,请僧为西方之供。一心西方,则必得往生;若不为此而为阴府寄库,则是志在阴府,死必入阴府矣。”

    这却又是反对烧纸寄库。原因是:你在阴间预寄钱,就是志向要到阴间去,那你必然要死,要归阴间。他建议:不如按要寄到阴间的钱的数目,设斋请僧人为你作法事,保佑你死后不归阴,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享神仙的福。此话还未说透,如说得再直接明白一些:把那些数目的钱直接布施给和尚们,就成仙快一些,享的福更大一些。

    这充分暴露出,佛教倡说预修七七斋,以及一切拜佛活动,都是为了和尚们多得布施,我多有吃喝享受。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给死人、借给活人修福的名义,达到和尚们自己得福。这才是佛教俗僧们的如意算盘,是他们佛事活动的生意经。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修仙高手混花都一号红人无相仙诀校园绝品狂神神级龙卫狼与兄弟

刘瑞明文史述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人人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瑞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瑞明并收藏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