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刘瑞明文史述林 > 荀子、王充、陈独秀无鬼论简介

荀子、王充、陈独秀无鬼论简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人人小说网 www.rrxs.net,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鬼是不存在的虚假观念,它对许多无法正确解释的现象给出一个错误的解释,填补了人类认识上的空白,与人类的生产力的低下,认识奇异或复杂事物能力的低下相适应,所以成为古代普遍的迷信。但是,一些认识比较深刻的学者却不断地表现出无鬼论的光辉思想。他们从直观的经验和基本的哲学理论两大方面,结合许多具体事例,来论证无鬼、论证鬼的虚假观念是怎样产生的。他们认识的敏锐、先进,方法的具体、生动,对后人都是大有启发性的。这里作些一般性的介绍。

    最早正式论证无鬼的,是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况。《荀子》有一篇著名文章叫《解蔽》。基本内容是:人们的经历和认识都会有某种片面性,从而导致更错误的认识。多量的这类错误认识会互相影响而加强,上升为一种概括性的顽固的错误观念。文章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一言以蔽之,用“蔽”来概括这种错误认识及产生的原因。文章举例说:“鬼”就是这样的一蔽。

    有关的一段论述,译成现代话如下:

    人观察事物,有所疑惑,认识不准,便对那外界事物本身说不清楚。我们的认识本身不清楚,就不能断定是那样或不是那样。夜中行走的人,看见一块平躺着的大石,会以为是爬着的虎;见直立的林木,以为是站着的人:这是由于昏暗蒙蔽了人的眼睛。酒醉的人不觉之间越过百尺大沟,会以为只有半步宽;低头出了城门,会以为是一个小门:这是由于酒醉昏乱了他的精神。梧住眼睛看,把一个东西会看成两个;梧着耳朵听,小小的声音会以为是吵吵闹闹:这是外加的形势昏乱了感官。同理,从山上看山下的牛,以为是羊,是距离远形成的蒙蔽。从山下望山上的树,以为是筷子,高度蒙蔽了树的长短。水波动荡,水中的影子也摇动,但人不凭它判断景物的好坏。瞎子仰头看不见星辰,不等于没有星辰,因为眼睛看到与否都会蒙蔽人。

    在夏首的南面,有个叫涓蜀梁的人,愚蠢而胆小。一次他在月下走路,低头看见他的影子,以为是爬在地上的一个鬼。抬起头来,又看到影子的头上还有毛,又以为是立着的一个鬼物。他转过身就跑,跑到家里时,却断气没命了。真是可哀呀!

    凡是人以为有鬼,必然是他在恍惚、疑惑之际,自以为正确的判断。这正是人把“无”当作“有”,或把“有”当作“无”的时候,有普遍性。例如人因潮湿得了伤寒病,却敲鼓、杀猪求神医治,便是把真正的原因潮湿当作没有,而把没有的神当作可治好病。这样的人和事不一定发生在夏首的南面,却与涓蜀梁的蔽是一样的。

    东汉王充《论衡》一书在好几篇中反复、详细地论述无鬼的认识。《论死》中开门见山地说:“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又说:“朽则消亡,荒忽不见,故谓之鬼神。”

    他用了许多对比的方法作具体论证。例如:人是不断死亡的,死人比活着的人多得不知其数。“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人且死见鬼,宜见数千百万,满堂盈庭,填塞路巷,不宜徒见一二鬼也。”

    人死不能成鬼,就像火灭不能再燃一样,道理十分简单。如说鬼是人死后的灵魂变成的,那人们所说的鬼应是赤身**,为什么总是也穿着衣裳呢?

    人在睡着时什么事也不知道,什么事也不能做,这时形体和灵魂并没有根本变化。人死之后的所谓灵魂怎会成鬼,有所知,并且会做害人的事呢?

    有的人被人暗杀,有的人外出而死亡,亲人始终不知是谁暗杀,尸体在何处。这正说明死后无灵魂,不会变鬼,也就不会告知亲人。

    夫妻之一如有与他人的奸情,会被知道而在家中吵闹打架。夫妻之一死后,另一方再娶再嫁,死者如有灵魂,一定也会反对、阻挠、打闹的。但没有这样的情况,也说明人死后就一无所知了。以上内容都见《论死》篇。

    对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鬼怪传说,王充都作了反驳。例如,汉高祖要立戚夫人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就毒死了他。吕后后来被狗咬而死,算卦的人说那狗正是如意的鬼魂。王充反问:吕后杀如意该受报应的话,刘邦当时就可以惩处她的,为什么要靠儿子的鬼魂?许多人明知自己是被谁打死、杀害的,并未报复。吕后是暗派人让如意饮毒酒的,如意死时并不知实情,他的鬼魂怎知而报仇?

    汉武帝时丞相田紛,为饮酒中的言语冲撞,杀害了大将军灌夫和曾任丞相的窦婴。后来田紛重病,巫者说:灌、窦二人总是在田紛的两旁。田紛害怕而死。王充反问:田紛所杀的人不少,为什么他们的鬼魂不报仇?巫者不会见到两个鬼魂,是田紛知道二人死得太冤枉,“病乱妄见”,自己精神错乱,向人说了自己的这种恐惧。巫者完全知道此事的经过,他听到或猜到田紛所说的“病乱妄见”的话,又妄说是自己所见,让人相信他的巫术的高明。在《死伪》篇中,这样的实例分析很多。

    《订鬼》更是著名的无鬼论。“订”是评议或改正的意思。订鬼:对有鬼的说法作评议、批判。这个题目是观点鲜明而有批判性的。它的第一段便是全文内容的概括。简述如下:人们说有鬼,鬼是人死后的精神所变。这不对。所谓鬼,往往是人有病后的思想存念而成的一种幻觉。得病就有各种忧患,正因为怕鬼来勾命,偏偏就有了鬼来的虚幻感觉。这可以用两个比方来解释。人们都说古代的伯乐善于相马。他学习相马术的时候,不论看见什么,不论手里拿着什么,他都当成真马来端详。著名的庖丁解牛故事也是这样。三年之内,庖丁所见“目无全牛”,只看到牛头、牛肩之类分解的局部。

    “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虚见其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墨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王充的诸如此类的驳论,在有鬼论盛行的汉代,十分可贵。他的论证也可以说很简单,那是因为本来无鬼,说成有鬼,首先也只是不合事实。有鬼论者也没有什么深妙的道理,而错误正在于不顾各种基本的、简单的道理。王充正是让人们从简单的道理坚定无鬼的信念。这也是以简御繁的方法。

    在“五四”运动前夕,新思想、新文化的倡导者,陈独秀1918年5月15日发表了《有鬼论质疑》一文,提出八项反问:

    “倘云鬼之为物,玄妙非为物质所包,非感觉所及,非科学所能解,何以鬼之形使人见?鬼之声使人闻?此不可解者一也,敢问。”意思是:你说鬼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人一般感觉不到。我便问:你又说可看到、听到鬼,这说明鬼是有质的,它的质是什么?不是与无质的说法矛盾了吗?

    第二问:你说鬼有形有质,但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我们打个比方,现在所说的微生物’古人也看不到,但现在的显微镜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现代的人越来越多的说没有鬼,从未见到鬼,而古代的人反而多说见过鬼呢?

    第三问:“鬼若有质,何以不占空间之位置,而自相障碍,且为他质之障碍?”

    “或云鬼之为物有形而无质耶?夫宇宙间有形而无质者,只有二物:一为幻象,一为影象。幻为非有,影则其自身亦为非有。鬼既无质,何以知其实有耶?此则不可解者四也。敢问。”“鬼既非质,何以言鬼者,每称其有衣食男女之事,一如物质的人间耶?此不可解者五也。敢问。

    鬼果是灵,与物为二,何以各仍保持其物质生存时之声音笑貌乎?此不可解者六也。敢问。

    若谓鬼属灵界,与物质殊途,不可以物界之观念推测鬼之有无,而何以今之言鬼者,见其国籍语言习俗衣冠之各别,悉若人间耶?此不可解者七也。敢问。”

    从这些简单的介绍可以想到,在实际生活中持有鬼论和无鬼论的一般人,做口头争论是多见的。有鬼论者只能拿自己或别人经历的事做根据,而且多是辗转听说的,不会有什么难反驳的道理。

    相信鬼神的人要争论、证明实有,这可能就是转为不信鬼神的契机。多数的迷信者,生来一次次只听到有鬼神而加强,从未接触过无神论,怎会对神鬼怀疑呢?

    信鬼神的人用实例证明有鬼神,是比较容易具体证明它的虚假的。有些事例也难以直接证明其无,却可以从间接方面反证。荀子、王充、陈独秀正是如此。

    亲友有鬼神等迷信观念,不全是他们自己受害,说不定在什么问题上也会影响无神论的你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到临头,你才破除他们的深固观念,难以见效。

    现在小孩子从影视及其他许多方面接触到的直接或间接的各种迷信,很可能就留下了某种坏影响。教师、父母亲对下一代,在观念上警惕迷信思想的影响,注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试着做力所能及的无神论教育,是必要而可能的,并不需要多花精力。观念上一注意,平常的事情中就可兼顾了。

    风雨江河诸神的名义及由来

    鬼神在本质上是迷信观念,但渗透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破除迷信,但单刀直入,用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来批判,犹如用大炮打麻雀,收效甚微。需要深入细致研究各项迷信观念与事为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揭示“鬼神由人造的”的规律。群众文化素质提高了,知道了鬼神的所以然,破除迷信就达到釜底抽薪,水到渠成的效果。探求诸神的名义及由来。就有显示“鬼神由人造的”的效果。介绍宣传这样的内容也容易被群众接受。

    佛教把地、水、风、火说成是组成自然界的“四大”,这也是中国神职的四个领域。生命之源在于水,因而中国水系的神特别发育而数量多。本文即申说风雨江河诸神的名义及由来。

    鬼,是人对自身死后的情况不能认识,因而产生的迷信观念;神,便是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对自然界不能理解而形成的迷信观念。

    《易经.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自然界给人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也给人带来了许多不利和破坏作用,人们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把这种情况叫“神”。风、雨、雷、电等许多自然力量都是与“天”相联系的,神也就是天神。这个说法也是正常的,不包含迷信因素。

    随着灵魂及灵魂不死、鬼的观念的产生,人们由近推远,由鬼推神,以为神同鬼一样,对人有感情,有意旨。对人有利的自然现象是对人的善事的扶助,不利的自然现象是对人的惩罚。神的观念便转为迷信化,神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神的观念又向人格化作多方面发展繁饰,即以人和鬼为参照,把神说得具体而形象。

    神的人格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给神起名字、组织家庭亲属关系,塑造神的相貌性格,设计祭祀仪式等等。另一方面是把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说成死后成神,或者把某一类事件中情节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普通人异化成神。好事者编造这类故事也是多有例子的。在神的人格化过程中,也伴随了神的扩大化,几乎每一种事情都有一位或几位神被创造出来。当初对神的崇敬,变成了以造神为手段,卖弄自己编造故事的聪明才智。

    总之,鬼由人造,神也由人造。起初的造鬼、造神,是人类幼年时不可避免的幼稚错误认识,后期对神的繁饰和扩大,却是人为的作假骟人。初期的原始神早已被后期的繁饰的神取代,繁饰的诸神实际是人的思想,**的总代表。

    古希腊哲学家色洛芬尼(约公元前565年一约公元前473年)说:“牛马若会画画,所画的神必定像牛马。”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说:“冢中枯骨本无鬼,是人造了一个鬼在枯骨里面。”

    上古时代祭祀上帝,一定要用牛肉。郭沫若此书从这一事实议论说:

    “上帝成立了,他是完全和人一样的,不消说他也要吃东西,而且他最爱吃牛肉。上帝喜欢吃牛肉一层,我们知道他一定是牧畜时代产生出来的——假使上帝是产生在现代,那它一定喜欢吃冰淇凌。”

    中国人所自造或外引而信奉的神灵多得不计其数,不外乎自然神与人格神两大类。从祭祀的情况又可分为民间神、宗教神、国家神三大系统。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交叉的。

    以下对我国风雨江河等神的称名、繁衍、转化机制,以及相关的风俗或其他文化内涵作较具体的认识和讨论。

    一、风神,称名多有,各有变化机制。

    1风伯。《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伯:排行的老大。也是一“州”之长。《礼记.王制》:“千里以外设方伯……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州伯。”以“伯”神名,是表敬仰的意思。也指他管理这一方面。

    2风师,犹风伯。《周礼.大宗师》有风师、雨师词。“师”与“司”事理相通,指主管的神。

    3飞廉。或作蜚廉。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风伯也”。应劭曰“神禽,能致风气”。《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真人……骑蜚廉而从敦圄。”高诱注:“兽名,长毛有翼。”晋灼曰:“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事实上不会有这种奇怪的鸟或兽。主管风的也不应是某兽或某鸟。

    经语言学家研究,前上古汉语有“复辅音”,“风”字的声母便是一个,那时“风”的读音大约是plum。后来复辅音分解,“风”的读音先成“飞廉”,后又成为今时的“风”。人们不知这个道理,便按风是神,神可变异形状,作如上的想象解释。殷纣王有个臣子叫蜚廉,善走。其实名字就是风,比喻善走。由于兽名的解释,写成了“蜚”字;或者,因记音另写成“蜚”字,产生了兽名的解释。

    4风姨。《北堂书钞》卷144引《太公全匮》:“风伯名姨。”“姨”字难以解说。《山海经.大荒西经》言西方风名“石夷”。河神名“冯夷、冰夷”。“姨”应是“夷”的趣写。而“夷”当由雨神叫“屏翳”而来。风与雨相关。俗语“风是雨的头,屁是屎的头”。所以,风神、雨神同用一名而字形不同。由于作“姨”字,导致传奇小说中的风神人物为女性。而作“姨”似由风花雪月与女性相关起意,不计较狂风怒吼的一面。

    5封姨、封十八姨。唐郑还古《博异记》言风神化为美女,叫封十八姨。“封”谐音“风”。“封”与“风”的繁体共是十八笔。

    6箕星。《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二十八宿中的箕宿斗宿同时出现在南方天空时,箕宿四星像簸箕形,古人说它主风,或叫风神。《风俗通义.祀典》:“风师者,箕星也。箕主簸扬,能致风气。”

    7箕伯,犹风伯。汉张衡《思玄赋》:“属箕伯以函风兮。”

    8巽二。《易经.说卦》:“《巽》为木,为风。”是说《巽卦》首先指木,其次指风。因此以“巽二”指风、风神。

    9孟婆。北齐李酴出使南朝陈国,问陆士秀:“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答:“《山海经》:帝女游于江,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其帝女,故称孟婆。”但少女不是婆。实际上当是从“风姨”而变。风称神,尤从猛烈而言,不当系于女性。“孟婆”是“颇猛”的谐音。宋徽宗《月上海棠》词:“孟婆好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说风神姓孟,就是人格化。

    10石尤风。南朝宋孝武帝《丁都护歌》之一:“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元伊世珍《瑯嬛记》引《江湖纪闻》:有石氏女嫁尤某,丈夫远行不归。石氏思念成疾,死时发誓:我将为大风,为天下妇人挡住丈夫远行。人称顶头风为石尤风。民俗,船行遇大逆风,密书“吾为石娘娘唤取尤郎归,须放吾船行”,以此祈求息风。但南朝宋代的说法到元代才有故事性解释,是靠不住的。“石尤”应是“食、游”的谐音。古代性隐语以“食”、“游”指**。风马牛不相及的“风”,也是**的意思。把希望丈夫回来作**,谐音隐蔽为“愿作石尤风”,把指**的风,双关为吹风的风。由于长期没有解释,《江湖纪闻》就钻空子,补编那样的解释。

    这一系列中,仅箕星、箕伯是有神异实体的。说箕星主风,也是艺术和趣味的想象,还不是迷信。所谓的石娘娘神未泛化成普遍性,写上那么一句话投入水中,可以祈求石娘娘息风,本也是趣说。汉代时,朝廷把风神列为祀典,定期祭礼,便成为完全的迷信。后来有的地方立风神庙,据“风伯”词塑白首老翁像,左手持轮,右手持扇,更是迷信转为民俗。

    二、雨神、河神等

    1雨师。见“风伯”、“风师”条。

    2屏翳、蓱翳。屈原《天问》:“蓱号起雨,何以兴之?”汉王逸注:“翳,雨师名也。”句言:雨神呼号起来就下起雨,他怎么会使雨下起来呢?

    屏翳作雨神之名,难知其原因。汤炳正《屈赋新探》书中《从屈赋看古代神话的演化》一文有精辟的考证,大意如下。《周礼.秋官.萍氏》“萍氏主水禁”。郑司农言:萍读为姘。或为萍号起雨之萍。可见,蓱、萍、姘,三字古通用。《说文》:“姘蟥,以翼鸣者。”这与古人常说的:“蚁知将雨”,“鹳将阴雨则鸣”,“鹬,知天将雨鸟也”,“鹊知天晴”等等,都是同一类型的说法。屈原本来问的是:姘这种虫鸣起来就会下雨,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这有奇异性,有疑而问是自然的。如果是问:雨神呼号起来就下雨,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便不合事理了。

    此补言:汤先生以为雨师之名的“屏翳”的“屏”,本字当作“姘”,是一种虫,从它在阴雨之前鸣叫作预兆来说的,这很有启发性。但是说姘就是以翼鸣的涵蟥,却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姘即橘蟥,就是有的方言叫的金龟子,虽振翅为声,但古今从无兆雨一说。倒是“燏”可通“鹬”这种鸣声兆雨的鸟名。《战国策.燕策二》鹬蚌相争的寓言:“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就是说鹬知近日无雨。应是以此鸟为雨神。

    或许当初是说“凭鹬知雨”的话,或写成“屏翳知雨”,凭如屏的阴云知道将雨,本都是明明白白的。“菥号起雨”应是“凭(鹬)号起雨”的略写而又别写。前言河神名“冯夷”、“冰夷”,而“冯”正通“凭”,“夷”当由“翳”(鹬)转化,即河神由雨神分化出来。河水泛滥是雨水猛增的结果,河水泛滥为害最大,是神化的主要原因。

    把鹬鸟说成雨神是很可理解的,算是给司雨神落实了一种物化形式。这与把灶鸡、蟑螂两种虫作为灶神是同一类型。但上古由鹬鸟来当雨神,后世的人已都一概不知,而被河神或龙王替代了。

    现在再说《山海经.海外东经》所言的“雨师妾”:“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郭璞注雨师谓屏翳也。”但是,再没有把雨神说为“雨师妾”的。按理,雨师妾可以是雨神,就像灶君娘娘也是灶神一样。但是,再没有把雨神说为“雨师妾”的。雨师如有妾,自然也有妻,她自然更是正位的雨神,但是,从没有说“雨师妻”的。《山海经》此段文字也没有说到“雨”。从来都以为《山海经》多有神话,郭璞因而以为此“雨师”就是雨神。但是笔者的研究,《山海经》唯一的内容,是性文学,所有的文句都故意用谐音的方法编造得像是说神话或其他内容。下面一一解释此段文字各句的谐音关系。

    雨师妾在其北:谐音“雨食慊,载妻陂”。下雨、食、耕种,都是指**的性隐语。《诗经》《楚辞》就用“食”指**,用“饥”“饱”指性饥饿、性满足。下雨,实际指射精。其为人黑:谐音“齐喂饪黑”。齐,“齐体”的省说,男女两体头与头,脚与脚上下对齐,就是指作其事。汉代《白虎通?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论衡.骨相》:“当邓通之幸文帝也,贵在公卿之上。赏赐亿万,与上齐体。”邓通是汉文帝的同性恋者,例中也是言**的。也省说为“齐”。马王堆汉墓帛书《合阴阳》:“汤游于瑶台,陈□□于南宫,问男女之齐至相当,毋伤于身若何?”男女之齐至相当,即**频率的合宜度。《说文解字》:“妻,妇与己齐者也。”北朝乐府诗《幽州胡马客咏歌》:“荧荧帐中烛,烛亦不久停。盛时不作乐,春草不复生。南山自言高,只与北山齐。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抱。”先泛言及时行乐。乐有多种多样,后面就具体化而专说**。先以两山之“齐”为引子,点出“入郎君(怀)抱”的实际(不是坐抱,而是睡抱)。冯梦龙《山歌》卷四《姓》:“郎姓齐,姐姓齐,赠嫁个丫头也姓齐。齐家囡儿嫁来齐家去,半夜三更齐对齐。郎姓毛,姐姓毛,赠嫁个丫头也姓毛。毛家囡儿嫁来毛家去,半夜三更毛对毛。”所谓“姓”谐音而言男女“齐对”和长阴毛的天“性”。郑国轩《刘汉卿白蛇记》:“上山砍柴刀对刀,河里撑船篙对篙,田里插秧手对手,红罗帐里腰对腰。”

    两手各操一蛇:谐音“粮受溥漕尾蛇”。左耳有青蛇:谐音“凿饵游青蛇”。右耳有赤蛇:谐音“游饵游吃蛇”。一曰在十日北:谐音“噎悦载食陂”。为人黑身人面:谐音“喂饪黑伸饪眠”。各操一龟:谐音“溥漕尾龟”。其中“喂”“饪”等指“食”的字,都指**。噎(阴沉)、黑、目民,指夜晚睡眠事作其事。蛇,指**;漕,陂(池塘),都指**。尾,动词,交尾。“一”是口语“尾”字的谐音。溥:多汁。此指**分泌液多。用性内容把所有的语句都讲得文从字顺。否则,原文就无法知道究竟是说什么。例如把“在十日北”勉强讲成:雨神的妾在十个太阳的北面,仍然不知所云。所以郭璞与所有研究《山海经》的论著却都不能具体解释任何一句。

    3冰夷。大雨使河水泛滥的灾害更为直接,河神的观念与民俗活动更盛于雨神。一般称为“河伯”。而古代多称为“冰夷”,音变为“冯夷”、“无夷”。《海内北经》说他“人面”,《尸子》说他“白面长人鱼身”。实际“冰夷”正是雨师名“屏翳”移用于称水神及河神。

    对河神的祭奉,最高级的是给他取娶妇。卜辞已有“河妾”、“泮嬖”(以嬖幸者沉河)之语,殷人已有此俗。《史记.六国表》“秦灵公八年”有“初以君主妻河”记事,即以公主为河神妇。后世国君没有这么庄重其事的态度,变成了以民女为妻。西门豹为河伯娶妇便是名例。《易林》“雨师娶妇”便是把“雨师妾”与河伯娶妇糅合而说。

    《捜神记》卷四:“弘农冯夷,华阴临潼乡隄首人也。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又《五行书》曰:‘河伯以庚辰日死。不可治船远行,溺没不反。”’倒是后起的附会说法。望文生义,把“冯”当作姓,编造乡贯时日,把自然神变为人格神。老天怜悯死于某种方式的人,让他作这方面的神,给他人以警戒,这是民俗造神的一种类型。禁忌在这一天做某事,便转化为迷信。

    4商羊。汉刘向《说苑.辨物》:“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骋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云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这是后人借孔子之名说商羊是鸟。此鸟知天将雨,《论衡.变动》有精彩的分析:“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矣。故天且雨,商羊起舞,非使天雨也。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故天且雨,蝼蚁徙,蚯蚓出,琴弦缓,固疾发(按,两句指琴弦松弛,某些旧病发作),此物为天所动之验也。故天且风,巢居之虫动;且雨,穴居之物扰,风雨之气感虫物也。故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在穴隙之中。蚤虱蝼蚁为逆顺横从(来来往往四处乱动),能令衣裳穴隙之间气变动乎?蚤虱蝼蚁不能,而独谓人能,不达物气之理也。”

    这个故事是以鹬知将雨为前提作仿效的,是神话式故事。王充却是从事理性作辨析的:有商羊这种物,天将下雨时它受感应而舞;不能倒果为因,说商羊使天下雨,是神鸟。这是对的,宣传了无神论。

    最疑难之处在于商羊是什么鸟,学者不言。但是,古人所言的知雨的各种鸟或虫,今时作为物候依然如古,却没有商羊鸟。仅此即可肯定非鸟名,应是记音字。王肃《孔子家语.辨政》叙此,作:“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有童儿屈其一足,振讯两眉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儿童的欢乐而跳,当因久旱之将降甘霖。“商羊鼓舞”当不是言商羊鸟鼓舞。只有孔子才知此是鸟名,却又说齐地儿童已都知,也不合常理。“商羊”当是联绵词“尚佯、常羊、徜徉、尚羊、倡佯、猖洋、尚阳”等系列异形词的又一写法,戏荡、徘徊、逍遥、尽情之类词义,详见《辞通》“倘佯”条。童谣中“商羊”是描述“鼓舞”情状。商羊鼓舞:(儿童)尽情的鼓舞。

    关于商羊仅此一条资料。它的实际情况当是:齐地久旱下好雨,儿童欢呼雀跃。有人把此意写成“商羊鼓舞”。许多人不知“商羊”的意思,常向人请教,于是有好事者趣说商羊是鸟,并编造了这个故事,借孔子的口说出他的开玩笑话,商羊是鸟。所谓“一足之鸟”在字面是当是如王充所言指屈其一足。趣说成一足。这与古书中著名的“夔一足”的歧解类似,本是说夔的本领高,一人足够主管音乐工作,误传为此人只有一条腿。鸟跳表示不安,预示雨。孔子说鸟名商羊,也是顺着问鸟名而故作趣说。“子不语乱,力、神、怪”。但民间把许多有趣味的故事都系于孔子,也是借圣人之名抒发创作者自我赞赏之情。

    但《绘图三教源流捜神大全》卷七:“雨师神,商羊是也。商羊,神鸟,一足,能大能小,吸则溟渤可枯。雨师之神也。能大”之前当有脱字,指饮水能多能少)这便是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了。原资料未言是神,民俗全无此说法。这是把不是神的东西误说成神。

    5玄冥。《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玄冥、回禄。”玄冥本是水官名,借指水神。《风俗通义》:“玄冥,雨师也。”

    又指冰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淮南子.时则训》:“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有冻寒积水、雪雹霜霰、漂润穷水,颛顼、玄冥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6毕星。是白虎七宿中第五宿,八颗星如毕。古称打猎的网叫“毕”。古人认为毕星主兵,又主雨。《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风俗通义.祀典.雨师》:“雨师者,毕星也。”

    7赤松子。汉刘向《列仙传》首叙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倶去。至高辛氏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赤松子是道家宣扬的第一个仙人,无原型人物依据。明代《列仙全传》画他以松枝蔽身,要落实时代之早,与神农氏相应。所谓神农氏雨师,并没有什么相关的事宜。而他的突出的情事是不吃粮食,只服水玉即水晶而身轻。随风雨而上下,实即能驾风而行。所谓入火自烧,实是随火气而升天。所以它是为宣扬服食避谷而虚拟的仙人。仙人都是能随风雨而上天下地的,为了假造真实性,便说他是神农时代的雨师,即求雨的主管者。

    赤松子始终没有进入古代民俗雨神的范畴。一般说来难有以真人真事奉为全民雨神的。仅个别地方,如山西翌城县四望村曾以唐代李靖为雨神。

    8龙王爷。龙的观念甚早,长期停留在神人坐骑和国家祥瑞说法上。晋代外籍僧人所译的《华严经》中已多有“龙王”词,但不系属于固定江河。《太平广记》卷418引《梁四公记》的《震泽洞》:“至一龙宫,……盖东海龙王第七女掌龙王珠藏,小龙子数卫护此珠。”可以说唐代文学作品始言各大江河湖海有固定专职而又世袭的龙王。他们是古老的河神的衍化,仍为自然神。这个说法具体而通俗,可以说取代了以前多种说法。

    9海神。《庄子.秋水》:“河伯……顺流东行,至于北海……望洋向若而叹。”若,北海之神。《楚辞.远游》:“令海若舞冯夷。”海若,统言的海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梦与海神战,若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博士也含糊其辞,说不出真正的海神的情况。

    人门开发海域,对海的关切和了解要迟慢贫乏得多,所以未形成明确、沿用的神名、形状观念。后来就被龙王之名中断了早期的思索。直到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六:“父老云:凡渡海……风波不起,岛屿晴明,忽见朱旗绛节,骖驾双螭,海女人鱼,先后导从,是海神游也。”海神是女人鱼状,美女之头而鱼身,趣说而已,也下无传承。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东海君,姓冯名修青,夫人姓朱名隐娥。南海君,姓视名赤,夫人姓翳名逸寥。西海君,姓勾名丘百,夫人姓灵名素简。北海君,姓是名禹帐里,夫人姓结名连翘。”一方面把古人按五行所说的东方之色青,南方之色赤,西方之色白等意思套在其中;另一方面有意使用了“结”(即“蛣”之误)、“灵”、“翳”、“视”、“是”等极为少见的古姓,让人以为确是古代的神。又用“禹帐里”的三字名。这反而暴露了有意作假,如同伪造古董。在神鬼迷信宣传中各种作假的情况很多。

    10奇相。四川境内的长江神。《史记.封禅书》“江水,词蜀”,《索隐》引庚仲雍《江记》:“奇相,帝女也,卒为江神。”《广雅.释天》:“江神谓之奇相。”《蜀檮杌》:“古史云:震蒙氏女窃黄帝玄珠,沉江而死,化为奇相,即今江渎神也。”《一统志》引《山海经》佚文:“神生汶川,马首龙身,禹导江,神实佐之。”这是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窃黄帝珠,溺江而死,反而民俗神祭,原因似应是她受了惩罚,成为“马首龙身”的奇相,又能帮助大禹治水,也有悲壮的一面。

    曹娥。汉代浙江上虞人。父是巫师,在上虞江迎神中溺死,不见尸。她14岁,沿江哭号17昼夜后投江,五日后与父尸同浮出江面。数年后邯郸淳作《曹娥碑文》,文与字双佳,学者蔡邕后来有“绝妙好辞”的评题。民间立祠,宋代有“灵孝夫人”等封号。民间或称为神,但不是一般的水神,而是表彰孝德之神。奇相与曹娥都是人格神。

    洛神。最早叫“宓妃”。“宓”读“伏”,是姓。她是传说的上古帝王伏羲之女。汉代如淳《汉书》注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宓’音‘服’。”是人格神,人们希望有神助人不被水淹,便从众多的溺死者中选古帝王之女为水神。大约又从她是“落水”而死的,便谐音让她屈尊仅是洛水之神。

    《水经注.洛水》:“《竹书记年》曰:‘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盖洛水之神也。”洛伯即洛神,她与河神斗,大约是河神要害人,而她格斗以保护。但洛神的事迹别无所传。影响最大的却是曹植《洛神赋》借她发舒未遂的爱情。

    《文选.洛神赋》李善题注:曹植向甄逸之女求婚,曹操却作主成为曹丕之妻,后来甄妃被郭后嫉妒害死。曹植一次从封地回朝,拜见皇帝哥哥,皇帝把甄妃的遗物枕、带等送给作纪念。曹植回途,在洛水边思念之极,梦见她来,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当时的官名),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她说完此话后就消失不见了。曹植于是写了著名的《感甄赋》。后来曹丕的儿子魏明帝读后,深感叔父的难言之情,便改名为《洛神赋》。

    赋中写洛神的美丽:“其形也,翩若惊鸿,婉如游龙。荣曜秋菊,华茂青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浓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束。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蛾蛾,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言语。”这是把美女称为神仙的说法。美就是鲜艳,把“美女”说成“鲜女”,再经谐音成为“仙女”。

    所谓曹植与甄妃的瓜葛关系,纯是人们的创作。实际上,她三岁丧父,后嫁于袁绍之子。曹操破袁绍后,她才归于曹丕。《洛神赋》前小序说:“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无论如何,文中已不是神灵,而是寓情写人。神本无有,好事者借以显才,名作家用以写情,这是利用迷信的神鬼文化的文学创作。

    神鬼也被用来为政治服务,洛神与武则天也是一例。《旧唐书.礼仪志四》说,武则天垂拱四年四月,雍州永安人唐同泰在一块玉石上刻下“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说是从洛水发现,是洛神献给女皇帝的瑞石。武则天便封洛神为“显圣侯”,下令禁止渔钓,祭祀规模同于长江、黄河、淮水、济水。群臣也给武则天加上了“圣母神皇”的尊号。罪犯也得沾光而获大赦。

    10妒妇段明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四.诺皋记上》有此传说:

    山东省临清县运河渡口,晋代泰始年间刘伯玉住此。他常在妻子面前朗读《洛神赋》,并感慨而天真地说:“娶妇得如此,吾无憾矣。”妻子叫段明光,性情嫉妒难忍,有一次终于说:“你不要用水神美而看不起我,我死后也一定当美丽的水神,叫你想念而不及。”当晚果真投河而死,并给丈夫托梦。丈夫害怕,一辈子再也不敢过河。

    此事传扬出去,影响很大。美妇人从此渡河,风波暴发;一定要穿旧衣,脸抹黑,才敢过。丑妇那怕作多么美的打扮,过河也平安无事。有一些丑妇又怕无风浪,反证明了女神也认为她丑,所以也把自己涂抹的更丑一些,以反证本来美丽。当地人有俗谚:“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立水旁,好丑自彰。”

    这个故事的主题有三。一,讽剌神,即对“不能留芳名百世,也可遗臭千年”的话特作证明。妒也成神,神有何可敬重之处呢?二,给丈夫教经验:不宜在妻子面前贪婪地夸奖别的妇女美。三,同时也启示妻子:只要丈夫只是口头上夸别的女人,而无不妥的行动,宜忍让,以死赌气不值得。

    和珅。这就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清梁章钜《浪迹丛谈》中说,他死后,从衣袋中发现他的绝命诗:“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香烟是后身。”人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纷纷猜测。后来破谜:“睢口”指河南睢县的黄河渡口。诗意是说,他死后必在此处当河神,保佑风平浪静,受人香烟供祭。也就是改恶从善。这当然是好事者所为,但以“和珅”谐音“河神”,也有机巧。这首诗曾广为传闻,相信的人也不会没有。这种神有其名无其实,只是文人借以卖弄文才的手段。

    全国的江河不少,渡口更多,不知他为什么要在睢口当河神?也许取“随口”的谐音,从和珅说,是希望随了口说的这一心愿吧。从编造者说,隐隐道出:这是我随便编的故事罢了,诸君且莫当真。

    伏波将军。广东信仰的海神。一指汉武帝时征交趾(今广东)的伏波将军路博德,爵封邳离侯,后来邳离县建庙祠奉。一是东汉光武帝时征交趾的伏波将军马援,爵封新息侯,后来新息县及更多的地方都立庙。马援的声名更大,他的伏波将军庙被称为正祠,路博德的被称为别祠。广西也有伏波庙。两位伏波将军都成了人格神。

    五代末年,钱塘地区割据独立的吴越国王叫钱鏐,曾筑坜填海扩土。传说钱塘潮汹涌,坝难筑成,他以箭射潮,水退坝成。人们又仿这个传说而言伏波将军海神把九口浪射退只馀三口浪。

    10天妃、妈祖。南方沿海各省、台湾、香港、澳门、内地一些江海地区普遍敬奉的海神。宋代洪迈《夷坚支景》已有她广为助佑水运护航的记载,一般称为林夫人、崇福夫人,又言“今进为妃”。

    该书卷九《林夫人庙》言:“兴化军境内,地名海口。旧有林夫人庙,莫知何年所立。室宇不甚广大,而灵异素著。凡贾客入海,必致祷祠下,求坯玟,祈阴护,乃敢行。盖尝有至大洋遇恶风而遥望百拜乞怜,见神出现于樯竿者。”

    《夷坚支戊》卷一中言:一人从番禺乘船回乡,到福建莆田一海湾时得到消息说,前面有六只贼船准备打劫。他们连忙到崇福夫人庙求佑,“得三吉玟”。出港后果遇六只贼船,但大雾突起,风浪猛烈,他们乘此急忙绕过了贼船。转危为安之后,气候又归正常。元明清时,这种记载不少。郑和下西洋时,她也护航。许多故事说风暴昏暗时,神以红灯从天而降,可以导航。元代时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天妃的出身有多种大同小异的说法,流传较广的是说,她是五代时闽王都巡检林愿之女,福建莆田县湄州岛人。

    海上风浪瞬息万变,转危为安也是常有的。人们怀有对神灵的信奉,准备工作也会好一点,临危时更能镇定。平安归航的人,也愿意渲染由危转安,神灵护佑,表明自己未曾作过亏心事,命大福大,有神保佑。凡说神功德者,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以神扬己。

    《陔馀丛考卷三十五.天妃》说:“台湾往来,神迹尤著。土人呼神为‘妈祖’,倘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妈祖’云者,盖闽人在母家之称也。”看来,皇帝的封号倒会束缚神的行动,迟误救命。群众对皇帝的金口玉言另有一种看法,他们更相信的是与神的乡土情谊。

    妈祖神是民间朴素的人格神。航行需要安全,能以如愿,泛说有神助,进而具体为林愿之女,也不屑为她编造生前奇异事迹。但到了迷信职业者的笔下,便千方百计拔高以添光辉。且看《绘图三教源流捜神大全》卷四《天妃娘娘》:“母陈氏,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笔者按:梵语译音,即无花果树之花,多产于印度’我国云南也有。印度佛教作为如来佛的瑞应物),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娩身得妃。……诞之曰,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幼而颖异,甫周岁,在襁褓中见诸神像,叉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观音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下叙兄弟四人海上经商遇风暴,她在家有感,瞑目运思,即救了三个。

    “年及笄,誓不适人,即父母也不敢强其醮。居无何,俨然端坐而逝。芳香闻数里,亦犹诞之日焉。”生、死之时有异香,完全是从《五灯会元》中抄仿,僧人多编此种假话。

    《天上圣母传》又增饰:诞生后出月前无哭声。13岁时有道士授给秘术,16岁时从井中得天书。父亲溺死海中,入海寻三日,负尸回。分明把曹娥事移入。

    《太平御览》卷189引隋《白泽图》说井神是个吹箫女子。《白泽图考》给她设了名字叫“观”,会不会从“坐井观天”而言井中世界小呢?《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井底之蛙的成语,如把“蛙”换成美女义的“娃”,也就是她坐井观天了。而《白泽图考》正说井神“妆如美女”。这又是借神名而施展自己的才华了,却对井神是大大的讽剌,无怪乎井神的故事和民俗很少,与没有井神差不多。

    元代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二有《井神现身》的故事。宜兴青年男子吴湛,为保护井,编了篱笆遮盖。一天在井旁见到一只田螺,拾起放到水瓮中。自此,每次外出归来,已有人做好饭菜。一日他假装外出后,又回来看,有一女子从田螺中出来做饭。他闯进屋,女子只好告诉她是井神,感谢他护井。说完就不见了。这当然是移用南朝《述异记》田螺姑娘的故事,主题是保护井的卫生。

    吴地有的地方把井神叫井泉童子。苏州民俗大年三十晚,把井泉童子神像及供品放在竹筛内,放到井台,叫“封井”。初三或初五,焚烧神马,才开井打水。并用首次打的水洗目,传说能使视力好。井神是童子,无所寓意,似由“洞子”谐音趣说而来(井就是一个洞),久之弄假成真了。吴语“童”音同于“洞”,苏州话仅是声调不同。上海话就同音同调。

    总结以上风、雨、江、河诸神,始源是雨神屏翳,笔者以为即鹬鸟。河神冰夷,风神风姨都是雨神的兼职或支系,名称异中有同,是给抽象的观念神赋予一个物化的载体。古代植被茂盛,水域广阔,雨与人的生活的关系比较直接,雨神的观念为早。箕星是风神,毕星是雨神,是变化的另一载体,要在对星象积累观察之后才会形成。

    风神巽二、孟婆、石尤风等是作趣名变说,后二者更是文学性的局部说法,它们都是文人笔下的产物。江神、穷相、曹娥、洛妃,都是溺死的人,是较后的悲剧性的人格神。河神冯夷也如此,将屏翳之屏谐音成人的姓,应是子虚乌有的。

    由初期简单的观念化的神,衍化成众多的歧说的神名,总规律有二。一是要寻求一个物化的有故事性的载体。起初说雨神是鸟,还有物候的合理性,后来,许多神都成为前身是人。另一是借造神来展现人的文学才智。语言和文学因素成了繁衍和歧说的手段。无论什么情况,都是神由人造;神,其实是一种广义的特殊类型的文学作品。始造神者,深知无神,后来的人信神,就是俗语所说到:张公吃酒李公醉。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修仙高手混花都一号红人无相仙诀校园绝品狂神神级龙卫狼与兄弟

刘瑞明文史述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人人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瑞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瑞明并收藏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