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刘瑞明文史述林 > 从诸葛亮祭北斗星说起

从诸葛亮祭北斗星说起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人人小说网 www.rrxs.net,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写诸葛亮自知将死,亲自祭拜北斗七星,希望延长生命:

    孔明曰:“吾见三台星中,客星暗明,主星幽隐,相辅。 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姜)维曰:“天象虽则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孔明曰:“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曰内主灯不灭,吾增寿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凡一应需用之物,只令二童搬运。”姜维领命,自去准备。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

    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孔明拜祝曰……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次曰,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里踏斗。

    这一段描写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祭拜北斗七星可以乞求延寿命。帐内七盏大灯,代表七星,四九盏大小灯及四十九人守护,都是取七个七的乘积。所谓“踏斗”也是按北斗七星的次序和形状路线,边走边祭拜。由于电视剧《三国演义》以此一情节作了视觉的形象表演,更加广为人知。于是有迷信思想的人更以为祭拜北斗就会长寿,街道上给人算卦的人也有根有据地让病人如此照办。不相信此理的人又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说法,很想知道其中的缘故。

    简单说来,这自然是迷信。但迷信也有个附会的基础,或叫“因子”,这就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对北斗七星的认识。

    北斗七星各有专名,七星若用线联系起来,很像古代舀酒的斗形,出现在北方天空,所以叫北斗。天枢、天璇、天机、天权四星组成斗身, 也叫斗魁。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斗柄,也叫斗杓、斗刚。从天璇到天枢二星直线方向延长五倍,就是北极星。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这一段话是北斗星对于国家、人事的关系的最早的说法,大致意思是:北斗七星,就是人们所说的调节、平衡七政的根据。因为北斗七星就像天帝所坐的车子,在天空运转,控制四方,四季气候等一系列情况都与它相关。所谓“七敌”,按汉代《尚书大传》的解释:“七政,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人道政而万事顺成。”所以,阴阳指的是天文、历法。四时是四季。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与人的生活、举措相关的国家和个人的事为活动。其中也包括了地理。“政”通“正”,意思是使得正确,也就是“移节度”的调节之意。

    古代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很大,要顺应依赖自然,这是一方面情况。另一方面,古人在长期实践和观察中发现,与人直接相关的气候又与某些星辰的运动相关,有一定的规律性。于是形成了以星辰统属人事的总规律的认识和若干具体的内容。

    北斗七星中,从星的亮度说,天权星是三等星,其馀六星都是二等星,很容易看到。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的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北极星转动,于是按照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变换,来确定四季的变换。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上面的说法基本上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正确的认识也会附带上神的意旨之类的迷信因素。古人认为整个宇宙是天帝所主宰的,因而司马迁说北斗七星是“帝车”。《索隐》引宋均曰:“言是大帝乘车巡狩,故无所不纪也。”一般的说法,北斗星的明暗是天意对国家政治清明与否的提示和警告。《晋书.天文志》:“斗为人君之象,号令之主也。”《隋书.天文志》:“七政星明,其国昌。不明,国殃。”这仅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对国君也有一定的警戒意义,但与一般臣吏和普通老百姓还没有发生联系,联系是从同南斗六星的混淆产生的。

    《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一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南斗的“斗”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共有六颗星,若用图线联结起来,也很像古代舀酒的斗的形状,因而也以“斗”称名。为了同北斗区别,从它出现在天空的南方,便称为“南斗”。古人以为,上将、次将二星是天意对最高军将情况的显示。贵相是寓示宰相的,司禄寓示官员的功绩奖励,司命寓示普通人的寿命,司中是寓示全局性灾难的。本是南斗中的司命星主管人的寿命,迷星职业者由此便区分而附会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说法。

    这个说法最有影响的是晋代干宝《捜神记》卷三的一则故事如下。

    三国时魏国人管辂是著名的术数家,他看到有个叫颜超的人面相上显出将要死的征兆,就对他说:到卯日那一天,你带上清酒一壶,鹿肉一斤,到正割麦的地南面大桑树下。那里有二人下围棋,你先什么话也不要说,只是不停地给他二人送酒、送肉,一直让他们把酒肉吃完。如果他问你什么,你只是向他们拜礼,什么也不要说,必定有人救你。”

    到了卯日那一天,他按管辂所叮咛地去,果然有二人下围棋。他一次又一次地递酒送肉,那两人专心下棋,也不管哪儿来的酒肉,送来就饮就吃。中间,北面坐的人忽然无意间发现有人在旁,就斥责说:“你为什么在此?”颜超只是礼拜不已。南边坐的一人便说:“刚才吃了他的肉、饮了他的酒,难道能绝情吗?”北边的人说:“生死簿已经写好了呀。”南边的说:“借给我看一下。”一看,颜超只能活十九岁,便取笔把“十九”二字打了个折勾,说:“我救你活到九十岁。”

    颜超拜谢二人返回。管辂已等着他,对他说:“北边坐的那人是北斗神,南边坐的是南斗神。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一切人从生到死,都要从由南斗管转向北斗管。想要延长寿命,都要向北斗星拜求。”

    南斗主管人的寿命,即主管活多少岁,也就是就,实际应当说成“南斗主死”,什么时候死。北斗主管国君的寿命,泛化成主管所有人的寿命,即北斗也主管什么时候死,这便没有区别,在民俗祭拜的操作上没有独特性和趣味性。于是借助语言把二者区分。

    办法便是把“北斗主死”的“主”改变成“注”。“北斗注死”即北斗神的寿命簿上注明着活多少岁,这与原来“主死”的说法是同一个意思。但由此却也可把“南斗主死”作反意的改变。即把“主死”换成“主活”,指活多少岁,也仍是原意。再把“活”换为同义的“生”,由此又歧解成“出生”义。再把“主”也同样换成同音的“注”。如此,“南斗注生”的意思便成为:南斗神的簿子上注明着某人什么时候出生。这样,南斗北斗拜求延寿。而这样一来,南斗神的香火便冷落了,它原有的职能被北斗神包办独揽了。

    这又是神由人造,神由人指挥。前代人借助造神表现聪明,却愚弄后代人信以为真。管辂这则故事应当由若干个类似的民间故事加工而成。起初是纯文学创作性质。管辂是有名的迷信专家,便用此宣传迷信。

    与干宝时代相前后的葛洪《西京杂记》卷三中叙汉高祖时宫廷中有习俗:“八有四曰,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这应当是以“棋”谐音“期”,指年寿期限。胜者棋高,谐音言寿长,但还未曾这样明显地说明,只是简单地说一年有福或多病。这大约是如果说一次胜负就预兆了寿夭,人们就谨慎而轻易不下棋,便减少了戏玩的趣味,因而只说一年的福或病。在北户下下棋,因为北房面向南,即向阳。专在八月四日的道理尚待释疑。

    很显然,棋输后再向北辰星拜求免病,又是另一个趣味性的情节。否则,人也不敢贸然在此曰下棋。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许多民俗的机制之一,就是求生活中的情趣,调节平常呆板的生活。

    北辰星就是北极星,“辰”是星辰义,它的亮度大,代表光明、方向。“辰”又指时辰义,也可祈求寿辰。因而向它求免晦气、疾病。用丝线,取连续不断的象征用意,即寿命不断。汉代时,民间就有在端阳节以五彩线缠手腕或臂的习俗,叫“续命缕”。把汉代宫中这个习俗同管辂的说法对比,可以看出:从人在北户下下棋演变成南斗与北斗神下围棋的情节,由终年有福进而成为延长寿命,由向北辰星乞求,统一为向北斗乞求。后一转化中,又是暗中把“星辰”义的“(北)辰”,转化为“时辰”义,即指寿限。原来的“拜.北辰”变成了“向北斗拜.求辰(求寿辰)”的意思。

    拜北斗乞寿,由游戏之俗变成方士及迷信职业者的奇异性迷信说法,由宫廷扩大到民间。后来许多道教的经文吸收为乞寿及禳灾求福的办法。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说:“北斗,司生司杀,养物济人之都会也。凡诸有情之人,即禀天地之气,阴阳之令,为男为女,可寿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虽然杂乱地说人生下来是男是女也由北斗决定,但是却不说乞北斗可以使男女性别转化,自然是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本道经中还说:“念此大圣北斗七元真君名号,当得罪孽消除,灾衰洗荡,福寿资命,善果臻身。”又说:“冥心望北极,稽手礼拜,念本命真君名号者,亦不虚过本命限期,皆行延生注福。”

    所谓“北斗七元真君名号”,是道教专为北斗七星起的崇敬性的神名。所谓“本命真君名号”,就是一般所说的“本命星”。星占家把人的十二属相各同北斗七星中的某颗星联系起来,叫本命星。北斗七星的神名与十二属相本名星的搭配关系是:

    鼠的本命星:第一星阳明贪狼太君星;

    牛、猪:第二星阴精巨门元君星;

    虎、狗:第三星真人禄存真星君;

    兔、鸡:第四星玄冥文曲纽星君;

    龙、猴:第五星丹元廉真纲星君;

    蛇、羊:第六星北极武曲纪星君;

    马:第七星天关破军关星君。

    按照道教的说法,只要拜祭北斗时,口念任何一个、或全念七个、或专念本命星称名,都可以消灾避难。这已经完全消失了当初求趣作戏的生活气息,由临死而乞生泛化为一般性的求福,成为纯粹的宗教迷信。而呼七星名号,显然又是从呼观音菩萨之名的佛教说法仿效的。

    宋代起许多志怪小说编造了众多的祀北斗而使祸难得免的故事。如洪迈《夷坚丙志》卷八《无足妇人》说:有个读书人见有一位漂亮而无脚的女人行乞,就带回家中作妾。原来她是妖怪所变。一年后她要害他的命,他丝毫不知。有个道人告诉他躲避的办法,并战胜赶走了妖怪。然后对他说:“我是你的本命星神,你平时诚心祭祀我,我特来救护。”

    洪迈《夷坚支癸》卷二《穆次裴斗鸡》说:这个姓穆的爱斗鸡戏玩,一只斗鸡先胜后败,他嫌它有本领不全施出,便一根一根拔毛使鸡惨死。他夜梦被地狱抓去,路遇七位道士告诉他,因为杀鸡而被鸡告状于地狱。他哀求饶命,保证给鸡作功德,让它早日托生成人。道人说情,放了他。梦醒后怕费钱,就没有请僧道给鸡做法事。梦中又被七位道人召去,责备他食言。他又保证而获释,次日马上照办,从此也不再吃鸡。自然是北斗七星化为七位道人,又是他平日敬祭北斗而给他解难。自然,我们又看出这更是利用拜北斗的民俗来宣传不杀生、不吃肉的迷信思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拜北斗的情节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上创作的。它是迷信,但隐含着一定的科学认识,或者说由远古对北斗星的正确认识而逐渐附会为迷信。

    值得再细究的是,罗贯中创造了这个情节,他本人,他塑造的诸葛亮本人相信不相信这回事呢?可以说既相信也不全相信。他说:“但不知天意若何。”就是祭拜北斗未必就能如愿,这与一般所说的拜北斗可以长生的绝对迷信仍有差别。小说实际上写了拜斗并未延寿的结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揭露性的。

    可以对比,假若罗贯中是相信而要宣传这个迷信思想,他完全可以在诸葛亮卒年之前较早的某个时节,另写一个故事,说孔明身染大病,生命垂危,经过拜斗转危为安,又多活了几年。舍此,而在历史明载的孔明卒年拜斗,自然只能写成拜而无效,岂不是反证了正要说明拜斗之说的不可信。

    一般都是说北斗有七星,但也有“北斗九星”之说,即还有两颗不易见到的隐星。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句,《索隐》引徐整《长历》:“北斗七星,星间相去九千里。其二阴星不见者相去八千里也。”《云笈七签.总说.星》:“北斗九星,七见二隐,其第八、第九,是帝皇太尊精神也。”帝皇大尊犹言玉皇大帝。说北斗星中两颗隐暗的星是玉皇大帝的精神,这是道教的说法。

    这个说法很可笑。玉皇大帝是道教最高的神,他的精灵竟然只体现为北斗七星所附及的两颗隐星,实在是屈辱了他。这是因为以天文学为因子的星占术已把主要星象摊派分占完了,后起的道教神灵还要在显赫的北斗星中占一席之位,只好依附在那二颗隐星上了。

    帝皇太尊既也跻身于北斗星,道教也顺势编造出他也可以给人增寿。反过来说,要给帝皇太尊加上给人增寿的迷信而使人相信,便只能在北斗七星附加的二星打主意,钻空子。道教《元门海宝经》说:“北斗九星,七见二隐,其第八、第九,是帝皇太尊精神也。汉相国霍光家有典衣奴子名还车,忽见二星在斗中,光明非常,乃拜而还,遂得增年六百。”一拜可增寿六百年,自然是玉皇大帝洪德无边,令人羡慕,应当说会有许多人祭拜而增寿。但因这说法只是游离于星占说的附随,编造者的目的只在于卖弄聪明,哗众取宠,本身并无意义。本是隐星,突然会光明非常,一个奴仆居然增寿六百。太离奇了,就无可攀比性,它便成为昙花一现的迷信说法。

    晚期道教不仅由北斗七星繁说为北斗九星,而且为北斗七星衍生了一位母亲,这就是所谓“斗姆神”。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的说法是这样的。古时龙汉国的国王叫周御,妃子号紫光夫人。一年春天,她在金莲花温玉池中洗浴,腹内忽有孕感,池中顿时有九朵莲花开放,而且变成九个男孩。九个孩子在池中经七日七夜,又化为明星飞上天去。长子和次子分别是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馀七子成为北斗七星。他们的母亲便称号叫“北斗九真圣德天后”。另有一种《丰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也是这个说法,因而也把这位天后简称为“斗姆神”。

    祭拜北斗可以免死长寿,道教便说祭拜斗姆更可以消除一切罪苦,获得长寿及一切福禄,死后还可以升天。上述《北斗本生真经》中说:“若有信心男女,能于上春日(按,农历正月)一心斋戒,肃尔神明,设九光醮,迎请紫光圣母并七元君(按,斗姆神及北斗七星),虔恭奏献,纵有多劫十恶重罪,冤家苦报,如九日轮转于冰山,应时消释。上至国王大臣,下及民庶,能奉之者,感获景贶,福寿增延无量,天真(按,天神)倶来拥卫,见世圆满,子孙昌盛。命终之后,超生大梵真天。”可以说是最简单、省事省钱而收获最大的了。

    稍为有点佛教常识的人都知道,印度佛教神话说释迦牟尼佛诞生时,有九龙吐水,莲花开放的异常景象。佛教又有释迦牟尼之母前世曾以一朵千叶莲花生出一千个儿子的神话。道教仿此而编造斗姆神生九子的说法,但编造得很拙劣。原来是说北斗九星中所附的二隐星是“帝皇太尊”的精神,在斗姆神说法中又变成长子和次子的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天皇大帝仅是与北斗七星同辈的兄弟关系,不伦不类。又把斗姆神的赐福说得极为容易,又浩大无边,令人不敢相信。如果简单地反问一下:那为什么众多的道士不拜斗姆神升天,而要在山中吃斋苦苦修行呢?就可知道教徒只顾编造斗姆神来吸引愚人祭拜,繁荣道观的香火和增加布施收入,结果说了过头话,使他们的诸神体系乱了谱。

    有的地方有“斗姆阁”之类的神庙,其中就是斗姆神,但人们知道的并不多。

    拜北斗求增寿虽有此说,但多是文学作品中作渲染,民间实际这样作的不多,正是人们不相信它。但这种说法在民间葬仪中却反映出来,即“七星板”由它而来。人死后要先移到尸床上,床上要垫七星板。入棺时棺底更要垫七星板。是在板上凿七个孔,又凿成七孔相连的浅槽。七孔排列如北斗七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吾当松棺二寸,衣帽以外,一不得自随,床上唯施七星板。”《通典》八五《大敛》引《大唐元陵仪注》:“加七星板于梓宫(按,棺材)内,其合施于板下者(按,指或把糯米炒焦研成粉,盖上绵纸,铺在七星板下),并先置之,乃加席褥于板上。”《金瓶梅》第六三回:“放下一七星板,阁上紫盖,仵作四面用长命丁一齐钉起来。”

    古书中不言是怎样的七星,也不言为什么用它。但民间木匠或把七孔排列成北斗七星状,可知正就是“北斗注死”而向它求生的说法。人已死,不可复生,只好以此方式希望死者尽快地托生于下世。尸灵前的灯叫长命灯,钉棺盖的钉叫长命钉,实际也是如此寓意。

    《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叙写马道婆用巫术使人生病被揭发后“把他家中一抄,抄出好些泥塑的煞神,几匣子闷香。炕背后空屋子里挂着一盏七星灯,灯下有几个草人,有头上戴着脑箍的,有胸前穿着钉子的,有项上穿着锁子的。柜子里无数纸人儿。底下几篇小帐,上面记着谁家验过,应找银若干。得人家油钱香分也不计其数。”

    这是巫术中的魇魔术,用神鬼等迷信方法暗中使人死亡。书中第二十五回叙她用同样的办法使宝玉和玉熙凤生病。其中所用的“七星灯”也就是灯架上如北斗排列的七盏灯,象征北斗七星,向它祭拜咒人死亡。这与诸葛亮拜斗延命虽相反,但都是从“北斗注死”的说法附会出来的。

    从拜北斗求延命作相同方向的扩大泛化,道教便采用为一般消灾免祸的祈祷方式,道士们叫做“参星拜斗”。苏轼《东坡志林.记朝斗》:“绍圣二年五月望日,敬造真一法酒成,清罗浮道士邓守安拜奠北斗真君。”是对北斗致谢,以为它佑获佳酒顺利酿成。元剧《争报恩》第四折:“自从你下在牢里,我替你拜斗。”《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晁大舍慌了手脚,……许愿心,许叫佛,许拜斗三年,许穿单五载,又要割股煎药,慌成一团。”

    科学——迷信——更科学——认识“太岁”三部曲

    在古代,科学与迷信有时会是孪生兄弟,共存于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但二者在本质上是水火不相容的,迷信有时会挤掉科学,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是最后的胜利者。我国人对“太岁”的认识便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一天文学中科学的假设

    现在用“公元”的累计数来纪年,是简单而方便的,但世界许多民族的历史上都有过一些互不相同而复杂的纪年法。例如我国古代的岁星记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它们都属于天文学纪年法,是从星球的运动位置来表示年代的依次推进。

    岁星就是古代对木星的另一称名。古人把黄道(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附近的周天分为十二个等次,由西向东,分别称为星纪、玄枵等专名。岁星由西向东,每年经过一个星次,大约十二年运行一周。某年行经某个星次,比如行经星纪,就把这一年称名为“岁在星纪”。下一年就叫“岁在玄枵”。“岁”是“岁星”的简说。这就是岁星纪年法。

    但是,古人在此前已把黄道的这十二等次按从东向南的方向,与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相配,叫“十二辰”。这个方向恰好与岁星运行反向相反,使得岁行纪年法运用起来有某种不方便。古代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让它和真岁星的运行方向相反,而与十二辰的顺序相同,并用它来纪年。这个假岁星特称“太岁”。如“岁星在星纪”时,太岁便在被称为“析木”的星次,这个星次与十二辰中的“寅”相合,于是可把这一年称为“太岁在寅”。这就是太岁纪年法。

    十二格便代表十二次和十二辰。双音词的“星纪”等是十二次的名称,各自与十二辰相对应。可见,太岁纪年法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使用十二辰的用字而与它们的顺序一致。试比较:岁星在星纪时,虽也可以说成岁星在丑,但下一年便是岁星在子。本是前进了一年,按十二辰的顺序应当由丑进升到寅,实际上却后退到子。这就是不方便处。可见,“太岁”的假设在纪年的实际操作上方便了。

    天文现象与农业或其他活动有某种直接或间接关系。古人基于这一点,便把岁星经过某个星次与政治或其他情况绝对地联系起来。如《史记.天官书》中说:当国家失去道义时,在不该见到岁星时,它却出现了。这本来是以此为手段,警戒国君,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不纯是迷信。又如岁星提前出现,便说预示在境外作战的军队不能返回,便纯是迷信。但也可能起初是针对非正义战争说的。

    二太岁禁忌迷信

    本无太岁星,就不应该有太岁的迷信。但无孔不入的迷信却把对岁星的迷信转移到太岁。即把所谓岁星对国家政治等的影响变说成太岁对普通人的某些事为的制约。太岁的假设很早,太岁的禁忌汉代才形成。

    《论衡.难岁》中说:“《移徙法》曰:‘徙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曰岁下,负太岁曰岁破,皆凶。假令太岁在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这是举了个忌讳的具体例子。当太岁位在十二辰的子的方位,即代表的正北方时,不宜向北方搬家,也不宜在北方修建房舍,不宜在北方结婚。把抵达到太岁的方位特称作“岁下”,即位在太岁下面。又把与太岁相反的方位特称作“岁破”,也不宜向此(比如太岁在子即正北,便不宜在午即正南)搬家、修建、婚嫁。否则都有祸殃。后代有不能“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就是从修建而言的。

    《难岁》篇名的意思是:对太岁祸人的说法作责难,作种种质问、反驳,使它无法回答。主要的反驳推论介绍如下。

    忌讳太岁就是以为太岁也是神,有喜怒哀乐,不愿人触犯他。如果你相信这是真的,就有许多矛盾之处,反而证明那并不是真的。

    如果太岁神讨厌人迁徙,就应是无论向什么方向搬迁都不利,不应只限于南北方向。也不应只忌南北方向搬家,也应祸及南北方向行走的人,他们也是冲犯了太岁的方位呀!如果太岁神是出外行走,不让俗人碰见,就像人们对皇帝、大官要避道的话,那太岁的实际道路必也是曲折的,要变换方向,有时会是或东或西的方向,就也应让人在东西方向上忌讳。如果太岁神不行走,住在神宫中,那无论什么地方的人都不冲犯他,他为何偏要限制南北方向呢?如果太岁神的灵气像云一样散布四处,那么人就是不搬家、行走,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冲犯他,他又为什么只惩罚南北方向的活动呢?又比如,太岁只限制南北迁居,不限制南北行走,为什么在南北方向行走的人也会有不少得病死亡的呢?又,所谓东南西北都是相对而言的,就以十二次中正北的子来说,和它相对的正南是午,在此子午线两侧的丑、巳、亥、末方向上决不会冲犯太岁,又为什么也要有南北方向的忌讳呢?而丑、亥地的人,或巳、未地的人。如果互相迁徙变方位,必要犯子与午处的太岁,又为何不限制呢?

    王充这种从一般道理找矛盾的办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它不能自圆其说,确实也是很巧妙的。但这仍是以确有太岁为基础的反驳,如果仅指出所谓“太岁”只是天文学家假设的,并非实有的星球,这些忌讳岂不是一下子就釜底抽薪了吗?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修仙高手混花都一号红人无相仙诀校园绝品狂神神级龙卫狼与兄弟

刘瑞明文史述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人人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瑞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瑞明并收藏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